告别网传误区:专业毛笔使用与保养指南
告别网传误区:专业毛笔使用与保养指南
在当今信息时代,获取毛笔使用与保养方法的资讯非常便捷,但网上的信息往往存在以讹传讹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毛笔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方法,包括开笔、润笔、用笔、洗笔和收笔等关键步骤,帮助您更好地使用毛笔,延长其使用寿命。
开笔
毛笔制成后,会在笔毫上涂上一种胶,这为了使笔毫定型,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毛笔的包装与运输,而所谓的开笔就是去除定型胶的过程。
误区一:泡开法
网上大部分的开笔攻略讲的都是泡开法,有的说泡十分钟,有的说泡两分钟,这种说法不能说是完全错误,其实不同浸泡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泡开不同强度的胶水。
现代制笔,工艺必须追求传统,而材料则与时俱进,固定笔毫现在选用的多是植物胶鹿角菜,这是一种亲水性胶体,确切的说它更像一种凝固剂,用在笔毫上,起到定型的作用。鹿角菜胶的粘性很低,开笔时把毛笔放入温净水中(手感觉不冷),手指轻轻捻开笔锋(笔头),再往后捻开腰部,直到捻开整个笔毫,注意动作轻缓,捻开笔毫后在水龙头下洗净浮毛和胶。整个过程也就两分钟左右。
切忌用热水!热水浸泡会造成笔头脱落。
切忌长时间浸泡!长时间浸泡会造成笔头脱落,笔杆开裂。
切忌不要弯曲笔锋!弯了就别想着能掰回来了。
误区二:开笔只需打开三分之一
除非你的毛笔有特殊的用途,就写字而言,毛笔笔锋应该全部打开,首次使用时还要把墨沾满,再在笔掭或者砚台上把多余的墨掭干净。书写时,笔锋做书写用,笔腹是储墨用,笔根(笔腰)则为弹力所在,如果笔没有完全打开,笔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使用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润笔
每次使用前,用清水(最好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润湿笔锋,在纸上掭去多余水份,之后沾墨正式使用。
用笔
毛笔使用时一般来说只用笔毫的前三分之一,也就是笔锋部分。传统上,小笔不写大字,特殊艺术除外。
书写时,用墨首选墨锭研墨,就小楷而言,用墨不多,研墨很方便,研五分钟墨可以写三个小时左右。市售墨汁含化学添加剂,胶又重,最为伤笔。同时化学添加剂长时间会变质,墨汁书写的作品保存年限难以预测。
笔毫沾墨多少则要恰到好处,沾墨少用笔枯滞,沾墨多笔腰鼓胀无力。正确的方法是使笔毫一多半沾满墨,再在笔掭或者砚台上把笔毫上多余的墨掭干净,即可使用。
洗笔
关于洗笔,网上的说法多是以讹传讹。许多文章都讲的都是把笔反复洗净,挤捏根部,直到没有墨水渗出。还讲毛笔必须当时洗净,隔夜不洗毛断笔裂。不能说这种说法完全错误,但这些说法有客观前提,指的是用含有化学添加剂的墨汁。用墨汁时,可在水龙头下冲洗的同时,用手顺着笔毛方向轻轻挤出笔根残留的墨液,此动作可多重复几次,注意动作轻缓,切勿用力过度。
动物毛发很神奇,它是中空的,可以隔绝冷热,现代航天技术和隔热技术都采用中空材质,说远了。纯动物毛发制成的毛笔,笔毛中空,中间会残存墨中的胶质,好的胶质残留在毛发中间,会逐渐的提升笔锋的腰力与韧性。好的胶质还有一个特点,遇水会流动,哪怕洗得再干净的毛笔,你把它放在水中,仍会有墨流出。所以现代人讲洗笔,过去小楷笔都是不洗的,以前人用笔频率高,用墨也讲究,写完后直接用竹笔帽把毛笔套上,根本不洗笔。用墨锭研墨时,直接在水盂中涮净擦干,或者在水龙头下冲净收笔即可,无需反复捏挤笔根。
笔头中残存少量墨中的胶,有利于笔锋的定型。笔根部保留少量残存的墨,有助于笔锋腰力的提升。
特别注意:只用清水即可,切忌用肥皂、洗涤灵、护发素等化学制品清洗。**
收笔
洗净后用手挤出多余水分并把笔毛捋顺,或者直接在纸上掭干,像新笔一样保持圆锥体形状,平放自然干透后可挂起。
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笔的使用效果,也直接影响到这支笔的使用寿命,如果使用维护得当,一支纯毫小楷笔(未添加尼龙)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一万字以上。反之,如果使用保养不当,同样一支毛笔也可能写2000字就报废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大家都能善用手中毛笔,写出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