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产后调理黄金3阶段!营养补充搭配中医,坐月子轻松调养身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5: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产后调理黄金3阶段!营养补充搭配中医,坐月子轻松调养身体

产后调理真的有必要吗?实际又该如何养护身体呢?想知道产后身体调理的重点与黄金时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让中医师来告诉您如何正确进行产后调理,掌握坐月子的饮食、日常保养并搭配中医护理,助您做好月子,有助于母体恢复,更成为宝宝成长的重要关键。

为什么需要产后调理?

产后的妈妈体质变化非常快,在没有特别状况发生之下,会由产前的燥热体质变成产后的虚寒体质,再经过“产褥期”(生产后4~6周),才会恢复为原本的体质状态。

而由于生产时会大量耗伤气血,因此,坐月子帮助产后妈妈调养和恢复身体是非常重要的!若好好调理,有些产后妈妈甚至可以改变产前的身体问题,像是:怕冷、头痛等问题,也能提升身体免疫力,分泌足量且营养的乳汁给宝宝。但若产后没有好好调理,有些妈妈可能会一直觉得很累,甚至反复腰酸背痛、头痛等,造成日后的困扰和病根。

产后调理黄金3阶段︱养护重点一次看

生产过程中,生殖内分泌系统会经历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通过一系列的产后调理,可以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和体质。而产后各阶段的调理方式其实不尽相同,因此以下为您整理出产后调理的“黄金3阶段”,帮助您了解各时期的调理重点。

第1阶段:产后1周

产后1周时,中医调理重点是帮助恶露顺利排出,促进乳汁的分泌。这时期很常加减开立生化汤,但并不适合一直饮用,中医师会依据妈妈产后出血的情形,来调整剂量与频率。在这一阶段,有些妈妈还有伤口没有愈合,大部分的恶露是在这个时间排出,因此体质还是比较燥热,不宜过度进补。

✅ 饮食建议

中医师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可增加蛋白质,例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建议此阶段食用麻油鸡,会过于燥热。

第2阶段:产后2~3周

这个时间点中医的处置原则是帮助子宫修复,还有调理消化道功能。这时期常会加减使用八珍汤,中医师会评估妈妈身体的疲倦状态,来决定补气补血的药物比例。

✅ 饮食建议

此时产后妈妈的伤口疼痛减少,可以开始食用麻油料理。不过若是伤口愈合慢,仍有发红的情形就不建议;而若晚上常常挤乳、哺乳,麻油建议用滴的添加香气,或者是改成苦茶油就好。

第3阶段:产后第3周以后

产后第3周之后,中医调理目标为恢复子宫和卵巢的功能,减轻腰酸,针对产后掉发问题进行滋养。这时期常会给予产后妈妈使用十全大补汤,也是比较适合“进补”的时机。

✅ 饮食建议

此时期传统文化会给妈妈炖煮麻油鸡、烧酒鸡,但其实酒精会影响小朋友的脑部发展,故哺喂母乳的妈妈还是要避免酒精的摄入。另外,有些人本来体质就比较燥热,或是产后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因此身体比较有火气的人,也不建议进补太多,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协助,根据个人体质状况调整药材及食材,让补养更温和也更合适。

产后饮食调理7大注意事项

由于生产时妈妈会耗损大量体力与气血,经历“气耗血虚”,故产后身体呈现虚弱状态,急需调理补充气血,帮助身体恢复。因此下面为您提供了7大饮食建议事项及禁忌,产后妈妈、新手爸爸们赶紧记下来!

1. 补气养血、避免产后抑郁

生产时因大量失血,身体处于血虚的状态,而产后气血虚弱可能导致心神不宁,进而引发产后抑郁。此时,通过饮食补养气血来恢复气血平衡,有助于提高产后妈妈的免疫力,避免贫血、头晕、疲劳等症状,并帮助稳定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

➡️ 常见食材:包括红枣、枸杞、当归、黄芪、桂圆等。这些食材可以用来自制汤品、煮粥,或者作为日常饮食中的配料,帮助产后妈妈补充气血。

2. 调理脾胃

生产后,由于身体虚弱,脾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有助于吸收营养,加速恢复,为母乳的分泌提供营养支持。

➡️ 常见食材: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山药、莲子等,有助于调理脾胃、增强食欲,帮助产后妈妈吸收营养。

3. 促进乳汁分泌

发奶食材如:黑麦汁、猪脚、黑豆等能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乳汁质量,为宝宝提供丰富营养。但饮食的前提是,选择哺乳妈妈喜欢且适合的食物最为重要。

➡️ 常见食材:如:猪脚花生、黑芝麻、豆浆等,可帮助增加乳汁分泌,同时补充蛋白质。

4. 营养均衡,适量摄取好油脂

产后妈妈需要摄取充足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并选择适量的植物油和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材,如:核桃、杏仁等,除了能补足母乳营养,也能帮助妈妈更快恢复。此外,建议哺乳妈妈每日热量增加约500大卡,未哺乳的妈妈则无需增加热量。

5. 多补充水分

产后妈妈若正在哺乳,多多补充水就非常重要!正在哺乳的妈妈建议每日补充2,500~3,000cc的水分,有利于增加乳汁的质和量,而多喝温开水,以及鸡汤、鱼汤、青木瓜炖排骨等都是很好的汤品选择。

但韭菜、人参则应避免,容易造成退奶。若想摄取咖啡因,美式咖啡一天至多300cc;茶类一天至多500cc,避免影响宝宝,并建议喝完2小时内先不要喂奶。

6. 避免油炸、刺激性食物

油炸食物和辛辣、腌制品、醋、柠檬、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不仅容易使孕妈妈上火,也可能会导致产后排便不顺、便秘或痔疮,或是使母乳变得黏稠,故建议要尽量避免。

7. 避免寒冷食物

妈妈在生产过程会消耗许多能量,以中医角度来说,则是“产后多虚”、“产后宜温”,因此产后不宜吃过多寒凉食物,例如:冰品、冰饮、各种瓜类、梨子、椰子、葡萄柚、莲藕、竹笋、绿豆等,应避免食用。

产后搭配日常习惯调养,呵护身体恢复好

产后妈妈建议要睡眠充足、吃好睡饱,并多多休息。不论是自然产还是剖腹产的妈妈,产后2天就可以穿著束腹带多多下床运动,即使是简单的散步等轻度运动,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而在坐月子期间,应以强化核心运动为主,产后6周再进行一般运动,例如:快走、轻度有氧;而中强度的运动则应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循序渐进的进行。但因应每个人的体质和伤口不同,建议可以询问专业医师。

产后可以减重吗?身体调养常见Q&A

Q1:坐月子期间可以减重吗?

关于减重,产后妈妈在哺乳期间不建议刻意节食,以免影响乳汁分泌和宝宝的营养摄取。建议采取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方式帮助控制体重,而若真的想要减重的妈妈,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步进行减重计划。

Q2:乳汁太少怎么办?

乳汁太少可能是不小心吃到退奶食物、宝宝干扰等外在因素造成,或有一些病理因素,例如:产程太长、乳头凹陷,或妈妈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缘故。中医师会协助妈妈找出乳汁太少的原因,并给予饮食调养建议。

Q3:乳汁过多怎么办?

乳汁过多可能是妈妈天生体质因素、挤奶时间次数太多造成供过于求,或是吃太多发奶的食物,增加了乳汁分泌。而站在中医的角度,乳汁过多常见的体质问题是“肝火太旺”,中医师治疗原则为,在产后调养的基础上,加强“疏肝解郁清热”,让乳汁减少。

不过要提醒产后妈妈,产后第一个月乳量还在建立,或第一胎容易混淆原因,有时不一定真的是“乳汁过多”,且每个妈妈的体质及产后情况不同,不宜自行减量。建议请专家综合评估,咨询专业哺乳顾问或专业中医师的意见,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喔!

想了解更多哺乳问题解答?推荐你看这两篇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