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新方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新方向

01

立德树人: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使命与担当

202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依法依规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其中,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置于核心位置。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02

新教材新要求:教学改革的起点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2024年秋季学期将启用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新教材的使用,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内容,更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03

大概念教学: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概念教学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大概念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深刻内涵的知识或观念,能够统领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整合和深入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时,教师可以提取“社区与家乡”作为大概念,通过三个课时分别聚焦“社区生活与利益维护”“邻里交往与和睦相处”“热爱家乡与积极奉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情感认同到认知理解,再到价值观的形成。

0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环保小卫士”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05

培养核心素养:教学的最终目标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教学“绿色生活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概念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环保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

06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