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澜推非遗创新,黎婕守千年瓷艺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5: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澜推非遗创新,黎婕守千年瓷艺

“非遗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这句话在杨澜和黎婕两位匠人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01

杨澜: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走进杨澜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非遗实验室。墙上挂着精美的苏绣作品,桌上摆放着设计感十足的竹编灯具,角落里则陈列着充满现代感的白族扎染服饰。这里不仅是杨澜的工作空间,更是她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的前沿阵地。

“我一直认为,非遗手工艺本来就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就能够为生活所用,进而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杨澜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语气坚定地说。作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她近年来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非遗传承事业中,主持策划了《新生万物》电视节目,并在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同名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新生万物》拍摄过程中,我们到大理周城村去看白族扎染,当地的白族人有句话叫‘人生三块布’,在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时刻——新生、新婚、离世,一定都会有扎染的伴随。”杨澜回忆道,“这就让我深深地感到,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一件件东西,或者说不仅仅是物质的,它也有人的情感和温度,甚至是哲学和智慧在里面。”

正是这种对非遗文化的深刻理解,让杨澜提出了“手工艺的进化论”理念。她认为,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去表达他想说的故事和情感,而当代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

02

黎婕:用匠心守护千年瓷艺

与杨澜的创新理念不同,黎婕更像是一位传统的守护者。作为中艺堂陶瓷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她坚持使用无添加原矿瓷土,传承最古老的制瓷工艺。在她的工作室里,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手作的温度和自然的力量。

“我希望能够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瓷器的内涵。”黎婕坐在工作台前,手中把玩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瓷土,“现在的瓷器市场鱼龙混杂,很多所谓的‘手工瓷器’其实都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我选择坚持使用无添加原矿瓷土,就是要让泥土本身成为主角,呈现出自然的力量。”

黎婕毕业于中央美院设计专业,本可以轻松进入设计行业,但她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成为一名陶瓷匠人。在她看来,制瓷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我喜欢那种在窑火中等待未知的感觉,每一次开窑都像是一次惊喜的发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陶瓷文化,黎婕还开设了系列非遗文化课程,包括陶艺绘画、拉胚、捏塑和修复等。在她的指导下,许多陶瓷爱好者开始尝试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器物,感受那份独特的匠心魅力。

03

探访工作室:感受匠人精神

站在两位匠人的工作室里,仿佛能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非遗传承方式。杨澜的工作室充满现代感,各种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无限可能。而黎婕的工作室则更像是一座时间的博物馆,每一件瓷器都在诉说着千年的制瓷故事。

“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杨澜说,“只有这样,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当代人表达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载体。”

黎婕则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匠人精神永远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制瓷,要前后经历72道工序。从石到土,再从土到瓷,光靠简单的水火融合是远远不够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的专注和耐心,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无论是杨澜的创新融合,还是黎婕的匠心坚守,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非遗传承的意义。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传统工艺不仅能够存活,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