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百亿级遥感解译模型“空天·灵眸”3.0版发布
全球首个百亿级遥感解译模型“空天·灵眸”3.0版发布
9月21日,第一届空天信息技术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会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联合鹏城实验室,正式发布自主研制的百亿级遥感解译基础模型——“空天·灵眸”3.0版。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遥感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全球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技术创新: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遥感解译模型
“空天·灵眸”3.0版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空天一体遥感解译基础模型。该模型基于中国算力网“鹏城云脑II”枢纽节点,采用512张昇腾910显卡,历时数月完成在4亿张国产化多模态空天遥感数据样本上的预训练。
其核心创新在于研发了一套原创性RS-vHeat架构。该架构受传热学物理思想启发,将场景目标间视觉语义传播建模为热能扩散过程,有效突破了遥感模型推理的性能和速度瓶颈。据研发团队介绍,这一架构使得计算吞吐量较经典结构模型提升2.4倍以上。
应用场景:多平台多传感器支持,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空天·灵眸”3.0版展现出极强的泛化解译性能。它不仅支持卫星、航空飞机、无人机等不同平台,还能处理可见光、合成孔径雷达、热红外、多光谱等多种传感器数据,实现自动化、高精度解译。
目前,该模型已在23个国际基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指标均达到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最具挑战性的复杂要素精细分类、运动小目标连续跟踪等任务上表现出色。现已在应急、国土、海洋、住建等多个行业部署试运行,为天临空地一体化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济南空天信息实验室:创新平台助力科技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空天·灵眸”3.0版与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紧密相关。该实验室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发起,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参与建设,依托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运行。
实验室以打造高能级应用研究和产业孵化平台为目标,重点聚焦下一代空天信息新理论、空天平台与先进载荷制造、空天装备关键材料和器件、低空监测与综合服务、时空信息智能应用与服务等五大方向。此次发布的“空天·灵眸”3.0版,正是实验室在空天信息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未来展望:引领空天信息产业新发展
“空天·灵眸”3.0版的发布,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遥感解译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未来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这一创新成果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空天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