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穴压豆: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医保健疗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8: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穴压豆: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医保健疗法

耳穴压豆是一种源自中医的保健方法,通过在耳穴上贴压特定的种子或药丸,持续刺激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儿童以及不能坚持每日就诊的人群。

《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或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如王不留行籽)、药丸、磁珠等物在耳穴表面贴压并用胶布固定,通过适度的揉、按、捏、压等手法,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这种方法与针灸按摩有相似之处,能镇静止痛、疏通经络、调节心态,帮助患者康复。

耳穴压豆基本操作方法

取王不留行籽胶布贴,用血管钳送至耳穴,贴紧后稍加压力,局部应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每天需捻动2-3次,每次1分钟左右,每次贴压后保持2-3天。

禁忌症

  1. 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时禁用。
  2. 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禁用。
  3. 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 耳廓暴露在外且血液循环较差,皮肤受损感染后易波及软骨,严重者可致软骨炎症,故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
  2. 防止胶布潮湿,贴敷张力降低和皮肤感染。出现过敏,可立即取下胶布和贴压物,然后可以耳尖放血,贴压肾上腺、过敏区,以消炎抗敏。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3. 夏季贴压时,因多汗贴压时间不宜过长。
  4. 侧卧时,贴压处疼痛较甚时,可将胶布稍放松一下或将胶布取下或移动位置即可。
  5. 孕妇做耳穴贴压,宜用轻刺激手法,对习惯性流产史之孕妇则应慎用。
  6. 耳穴贴压不宜过多,耳廓前后部分均可选用穴位贴压。腰背部、腰腿部病变选用耳背穴位效果更佳。
  7. 贴压后,患者自行按摩时,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挫破皮肤造成耳穴感染。
  8. 年老体弱者宜卧位,用弱刺激按压法。

耳穴治疗要获得好的疗效,在施术中不论是针刺或是耳穴贴压,患者应获得一种酸、麻胀、热、凉或放射感,这种感觉是得气也称为针感、贴压感。针感可呈线状或带状向体内传导,并至病变部位或按经络感传。若在治疗中没有这种感觉要用手法改变针刺方向,贴压方向或按摩方向,诱导这种得气感觉出现以直趋病所。不同的病种治疗可用不同的手法,手法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得气感觉快见效快,得气感觉差或不得气见效慢或效果差。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说明针刺治病关键在于“得气”,得气才有效果,其效果就像风吹散了乌云,见到了晴朗的天空一样。明《针灸大成·标幽赋》载∶“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可见,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病效果。临床实践证明,刺激胃穴时,胃部即感发热,刺激热穴时,下肢有一股暖流传向足趾。此时疼痛减轻或消失。治疗后无感传者,效果不明显,需继续治疗,待气血运行畅通后,方感到传导感,因此治疗需要有一定疗程,并需施展适当手法,以达到行气血,调阴阳,使机体脏腑功能正常。

耳穴压豆,听上去只要用豆子去压压穴位就好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其实对选用哪些豆子还是有些讲究的。一般医院会采用一种叫王不留行籽的中药种子,这种种子本身就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所以最为常用。


王不留行药材

王不留行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

中医认为,王不留行籽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作用,临床常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等症。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名医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难产。”《本草纲目》中记载:“王不留行,下乳引导用之,取其利血脉也”、“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李中梓的《雷公炮制药性解》是这样记载的:主金疮止血,痈疽毒疮,心烦鼻衄,难产,出竹木刺入两,治风毒,通血脉。酒蒸,焙用。王不留行专疗血证,而心主血、肝藏血者也,故均入之。痈疽等证,血不和也。

小毛病,压豆有方

很多时候我们发生头疼,去医院检查并没有查出具体的毛病,但就是时不时的头疼,十分难受,那么此时就可以选择压豆的方法来按摩穴位。一般头痛部位大多位于太阳穴两侧、额顶、后脑部或全头部。那么可以选择快速止头疼的贴耳豆小窍门,帮助止住头疼。头疼的耳豆压穴原则是:哪疼压哪,如:额顶疼取额穴,后脑疼取枕穴、太阳穴两侧疼取颞穴。

过敏性皮肤瘙痒压豆方

过敏体质的人因饮食不慎,如吃了虾、蟹等海鲜,或者接触容易花粉或虫咬,容易出现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疹、瘙痒,影响睡眠,可以用耳朵压豆来治疗,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取穴:肾上腺、神门、胃、枕、风溪等穴治疗,效果明显。

高血压压豆方

高血压的人容易情绪变化,如暴怒、高兴情况下血压波动,或者熬夜、气候变化等情况血压升高,这个时候除了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以外,也可以用耳穴压豆方法取穴治疗。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取穴:交感、内分泌、肝、心、缘中等穴治疗,配合服药,降压效果明显。

经常按摩耳朵好处多

此外,每天坚持按摩耳部,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1. 早上起床按一下,神清气爽
  2. 手脚不冰凉,整天暖乎乎
  3. 缓解肩膀酸痛和腰痛
  4. 提拉松弛的面部皮肤
  5. 减少皱纹,光滑皮肤
  6. 排便更顺畅,小腹变平坦
  7. 有效减重、瘦身
  8. 改善痛经和月经失调
  9. 消除眼睛疲劳
  10. 缓解焦虑、烦躁、不安感

耳朵按摩三部曲,快学起来

第一步: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轻轻捏一捏每个区域,捏揉到温暖舒适的感觉;
第二步:搓,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耳朵外侧,轻轻揉搓,一边搓揉,一边轻轻的向外拉;
第三步:拉,在捏住耳朵的基础上,再轻轻向外拉扯,然后松手。

人们感到压力或者处于焦虑状态时,自主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就会更加活跃,此时,捏一捏耳朵上的穴位,能促进帮助人们放松交感神经的运作,取得交感神经的平衡,相当于中医说的“调和阴阳”,一旦阴阳平衡,就会觉得整个人变得放松很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