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食节:竹升面&云吞面大比拼
广东美食节:竹升面&云吞面大比拼
11月的广州,一场美食盛宴正在上演。2024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如期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齐聚番禺长隆-万博商务区,共同品味岭南美食的魅力。在众多美食中,两碗看似普通的面条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竹升面和云吞面。这两道广东传统名面,一个以独特的制作工艺闻名,一个以鲜美的汤头著称,究竟哪一碗更能征服食客的味蕾?
竹升面:百年技艺,弹牙爽口
竹升面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作竹升面的第一步是和面,师傅会将高筋面粉、鸡蛋或者鸭蛋、以及一点点碱水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为什么选鸭蛋?因为鸭蛋做出来的面条更有韧性,色泽也更好。接着是“走碱”,这一步是让面团中的碱水挥发掉,增加面条的弹性,避免面条有苦味。
然后是关键步骤——打面!师傅将面团放在工作台上,接着用竹竿反复敲打、压扁,直到面团变得薄而有弹性。这个过程不仅考验手艺,更考验师傅的体力和耐心。打面时,师傅要精确控制竹升的力度和频率,保持面条的弹性和韧性。打好后的面团会被放置一段时间,让它自然“起筋”,以确保面条有最佳的口感。
最后的步骤就是做面条,传统做法是手工切割,切成大小适中的面条;现代一些面馆则会用机器替代人工,但手工制作的才能吃到正宗的口感!
云吞面:汤头鲜美,工艺讲究
云吞面的制作同样考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云吞皮要薄如蝉翼,包裹着鲜嫩的虾仁和猪肉馅料,形如狮子的头部,煮熟后尾部舒展开来,如同凤凰的尾巴。每一只云吞都宛如晴天浮云,又如金鱼在云中游曳,让人不禁感叹其精巧的制作工艺。
云吞面的汤头更是讲究,要用猪骨、大地鱼干、虾皮等熬制而成。用广州人吃云吞面得来的总结,要有“三讲”:一讲面,必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讲云吞,要三肥七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黄浆注入肉味。三讲汤,要大地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所以,一碗看似简单的云吞面却承载着粤菜美食的精致。
美食节现场:两面之争,谁主沉浮
美食节现场,竹升面和云吞面的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竹升面的摊位前,师傅正在现场展示打面技艺,一根粗大的竹竿上下弹跳,面团在师傅的掌控下逐渐变得薄而有弹性。旁边的食客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
云吞面的摊位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师傅熟练地将包好的云吞下锅,同时另一只手已经在调配汤底。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就端到了食客面前,云吞在汤中若隐若现,面条根根分明,汤头清澈见底,散发着浓郁的鲜香。
食客评价:口感各异,各有所爱
在美食节现场,食客们对两种面食的评价也各有侧重。喜欢竹升面的食客认为,它的口感弹牙爽口,带有浓郁的蛋香,搭配牛腩或排骨都非常美味。而云吞面的粉丝则更看重其汤头的鲜美和云吞的精致,认为这才是广东面食的精髓所在。
结语: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
在这场竹升面与云吞面的较量中,没有绝对的胜负。它们各自承载着广东面食文化的精髓,一个以工艺见长,一个以味道取胜。正如美食节的主题“食尚羊城 味荟天下”所言,传统与创新在这里完美融合,共同塑造出广东美食的独特魅力。
美食节期间,除了品尝这两道传统名面,你还可以在112个美食展位上领略粤菜、中华美食、国际美食的风采。不妨亲自来现场,感受这场美食盛宴的魅力,寻找属于你的那一碗“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