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10反诈预警电话:2024年劝阻3.5万人挽损15亿
96110反诈预警电话:2024年劝阻3.5万人挽损15亿
近日,一则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这位留学生接到显示为“+86 (0)96110”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广州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称其名下手机号发表不当言论被举报。随后,诈骗分子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话术,包括转接公安部门、使用WhatsApp发送“官方文件”等手段,逐步获取受害者信任,最终以涉及跨国金融诈骗为由,要求受害者转账200元作为材料邮寄费用。幸运的是,这位留学生及时意识到异常,通过搜索发现类似案例,从而避免了财产损失。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即便是警惕性较高的留学生群体也难以完全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下,96110这个号码显得尤为重要。
96110是全国统一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由公安机关使用,旨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如果你近期频繁接到96110来电,可能是因为警方监测到你或你的家人存在被骗风险,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96110的主要功能包括:
- 劝阻:提醒潜在受害者正在遭遇诈骗或有被骗风险。
- 咨询:提供疑似诈骗情况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举报:接收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举报。
据统计,仅2024年一年,中国联通就通过96110热线成功识别诈骗号码6.5万个,预警劝阻外呼量高达150万次,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3.5万名,预计挽回民众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96110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96110如此重要?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心理战术,让受害者防不胜防。例如,上述案例中诈骗分子就利用了改号软件,将电话显示为96110,增加了迷惑性。此外,诈骗分子还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等机构,通过伪造的“官方文件”、紧急情况等话术,诱导受害者转账。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保持冷静:无论对方如何恐吓或施压,都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被操控。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直接要求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
核实身份:如果对方自称是官方机构或熟人,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或直接联系核实身份。遇到“紧急转账”请求,尤其要提高警惕。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并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及时求助:如果接到96110来电,务必及时接听。如果已经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冻结相关账户。
电信诈骗是社会公害,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96110是保护我们免受诈骗的重要工具,但最终防线还是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意识,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