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公交票价9月起简化调整:20公里内2元,全程3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公交票价9月起简化调整:20公里内2元,全程3元

8月21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优化调整我市公共汽车电车基础票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广州公交基础票价机制进行优化。根据《通知》,从9月1日起,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日班车线路计价层级,由原有的1元、2元、3元、4元、5元五个票价层级简化至两级,保留2元、3元两个票价层级。优化后公交线路全程营运里程20公里(含)以下的,票价为2元;全程营运里程20公里以上的,票价为3元。

近年来,伴随公共交通发展,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引导下,广州正重点推动地铁公交一体化发展,加强公交与地铁接驳,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公交服务,努力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此次公交基础票价层级的简化为广州系统推进公共交通系列改革措施之一。

坚持公共交通公益性低票价

此次调整延续原有低票价及优惠政策,实行“两不变一减少”,继续坚持公共交通公益性低票价政策。

其中第一项“不变”为普通乘客和特殊群体优惠政策不变。《通知》只对公交基础票价进行简化调整,普通乘客优惠政策和特殊群体优惠政策维持不变,仍继续执行现行政策。2元线路仍是广州公交线路的主体,广州市内中小学生持羊城通学生卡、低收入居民持羊城通善行卡乘坐公共交通享受半价优惠。

其二为快车、夜班车、BRT等线路票价保持不变。《通知》明确快车、夜班车以及BRT线路票价,以及现行经行收费道路或桥梁加收票价的规则继续保持不变。

“减少”为市民乘坐长距离公交线路的费用将减少。《通知》取消了4元、5元两个票价层级,原票价为4元、5元的线路将调整为3元,长距离出行乘客的出行成本将减少。

比如:某市民家住增城区,每天坐214路公交到天河区上班。214公交线路长度为36.5公里,原线路票价为4元,根据新的公交基础票价方案,单程票价降为3元,按22个工作日、每天乘坐2次公交车计算,每月乘坐公交的支出由原来的176元下降为132元,享受普通乘客票价优惠后进一步下降为约121元。

根据《通知》,本次公交基础票价调整主要涉及市本级定价权限的公交线路,即市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南沙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除外)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批准经营的公交客运编码线路(不含定制公交等特殊线路)。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区、增城区属地管理的公交线路票价机制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

有关部门表示,广州始终坚持公共汽车电车公益性低票价政策,通过本次优化简化票价层级,有助于减少日常司乘票务纠纷、便于执行和监督,市民乘坐长线线路相对较划算,而且普通乘客和特殊群体的票价优惠政策以及快车、夜班车、BRT等线路票价保持不变。

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新的出行结构对公交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公交基础票价的调整在坚持公益性低票价政策的同时,兼有激励公交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考量。

据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公交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公交票价维持在低票价水平,以引导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低票价也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承受能力,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抚恤优待对象、学生等特殊人群乘车政策不作调整,正确处理公交企业健康发展与保障群众生活的关系。

与此同时,公交票价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又要考虑行业竞争及市民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实际操作的方便性。因此此次优化在坚持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定位的同时,激励公交企业改善经营、优化线路、改进服务,将有利于健全公交企业成本约束机制和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票价调整对不同所有制公交企业和不同线路类型实行间等的定价原则,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有序竞争和整体服务水平提升,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价格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受公交基础票价调整影响的公交客流约占10%左右,在这一成中,约六成为1元变2元的乘客。“目前广州市的公交线路价格以2元为主,约占到七八成,1元价格的公交线路约为100条。且近年来随着地铁线网的发展,公交客流从2019年以来不断下降,客流减少过半,实际影响人数不会过于庞大。”

该人士还透露,广州公交行业目前的票价收入约占成本的20%—30%,公交企业仍需借助公交线网的优化、公交服务的提升来吸引客流。

出行需求改变

公交供给寻求优化

广州公交票价调整将从下月起实施。从公交行业来看,基础票价从五档简化为两档,全程营运里程20公里(含)以下的公交线路票价统一为2元,将鼓励公交企业多开行更加符合市民需求、贴近社区、衔接地铁的短途公交线路,在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同时,引导公交行业提升服务品质,以期吸引更多短途客流。

在此前的票价优化方案听证会上就有文件指出,取消1元票价,有助于公交企业提升公交线网线路优化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短途公交。多名听证会的参加人也都提出,希望增加短途公交车和地铁接驳班次。

这也是公交基础票价优化和简化后,对广州公交行业引导的下一步方向:一方面加快推进公交地铁融合发展,发挥公交在地铁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接驳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公交的服务品质,根据市民的出行特点探索试点“准点公交”“响应式公交”“扬手上下客”等新模式,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公交地铁日均换乘量

环比上升15%

近年来,广州地铁与公交客流结构发生变化,公交线网根据地铁新线开通不断优化,承担着市民地铁出站后“最后一公里”的接驳作用。

数据显示,广州巴士集团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围绕新开通地铁线调整的站点接驳公交线路约40条,增强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公交地铁接驳的便利度。

为了掌握和分析市民在地铁与公交之间换乘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广州巴士集团已会同羊城通公司共同研发了地铁公交接驳数据分析系统,将乘客所乘坐的地铁站点、公交线路的数据形成数据报表,为线网优化及车辆调度水平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公交运营一方面在空间上更靠近地铁出站口,对具备条件的地铁站点采取“零”距离接驳,另一方面在运营时间上进行客流“兜底”,收车时间延长至地铁末班车15分钟后。

借助“一线一策”优化高峰运营计划,广州巴士集团结合线路走向及客流高断面情况,采取长短线互补、总站错位发班的措施,增加途经线路班次密度,进一步降低乘客候乘时间。同时,以地铁班次到达车站时间为基准,测算乘客从地铁出闸至公交站的步行时间,反复多次对线路发班时点进行微调,持续提升公交发车时间与地铁到站时间匹配度。

截至目前,广州巴士集团日均地铁公交换乘量已超过50万人次,环比上升15%。

定制出行服务

提升供需匹配度

地铁接驳出行需求增长的同时,在出行需求集中的大型居民社区,社区便民线类公交线路开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此基础上,广州巴士集团已推出定制公交服务,方便市民通达企业、院校、园区、小区、景区、CBD、城中村及医院等8类机构及场所。

自2022年以来,广州巴士集团通过定制公交线上平台共收集市民个性化定制需求12万条,经对同类及相似需求进行合并整理,累计开行定制公交线路1783条,服务乘客1.28亿人次。

在开行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广州公交企业也为社区“量身定制”便民线路,并根据道路情况和出行特点增加6米小型公交车型投放,方便社区居民到周边地铁站、医院、学校、市场商超等短距离出行,并在交通流不大的路段试行“扬手上下客”,为公交提速。

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之外,巴士“跨界”的创新类服务也在近年陆续上线。如在“巴士+博物馆”方面,广州公交企业打造全国首批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以3条各具特色的定制线路串联广州市内近20家博物馆,助力市民游客读懂广州千年文明史;在“巴士+红色文化”方面,推出多条红色研学专线、打造广东首个BRT“红色连环画主题站”等,让公交车和公交站台成为“寻迹”羊城的优秀载体,助力广州文化强市和“阅读之城”建设。

巴士研学方面,依托“广东红领巾巴士学堂”项目,公交车变身“花式流动学堂”,成为研学课程的载体,先后推出“崇尚·传承”青少年巴士学堂研学线路、“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线路、“梦想巴士”亲子研学线路、“广府叻少年、全能小名嘴”研学巴士,以及“巴士农耕学堂”“巴士安全学堂”系列特色研学团等创新服务产品,项目服务人数累计超16万人次。

据悉,广州巴士集团正以“高频骨干线+普惠供应线+快速接驳线+郊远保障线”的思路布局城市公交网络服务体系,寻求市民出行需求匹配的精准度,填补公交服务空白。此次公交基础票价的调整,有望进一步推动广州公交行业在线路设计和服务品质上更优化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优质便民的公共交通保障性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