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道里区实施城市更新:地铁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哈尔滨道里区实施城市更新:地铁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哈尔滨市道里区近期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机场路改造、友谊西路河鼓街微循环改造以及中东铁路桥周边的新改建公厕等,不仅改善了城区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举措使得道里区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眼中的亮点。
机场路改造:地铁建设与交通改善并举
作为地铁3号线西北半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路改造项目备受关注。该工程全长约13.5公里,共设12座车站,其中道里区段的8座车站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前实现开通运营。
为了保障地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减轻友谊路地段的交通压力,哈尔滨地铁集团配合市交管局等部门,提前打通了安顺街、爱园路等5条道路,并对上海街—爱建路等10处交通道口进行了渠化改造。这些措施极大提升了友谊路地段的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拥堵问题。
在上海街地铁站的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中,地铁建设者精心策划并实施14次交通导改,采取“一扩一收动态还原”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友谊路交通的顺畅。在交通导改过程中,施工单位充分考虑到供热、电力、燃气、给排水、通信等多项专业因素,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方案。通过采取“半盖挖式”“倒边作业”的方式,在上海街站将施工围挡缩小到极限。为了少占道,在原场地增设铺轨基地,开凿两个240平方米的“天窗”,深挖两个18米的“竖井”;同时工地南侧加盖3200平方米盖板、北侧加盖1350平方米盖板,总计加盖面积4550平方米。
友谊西路河鼓街:微循环改造提升通行能力
友谊西路河鼓街微循环改造项目是道里区城市更新的另一重要工程。该项目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拓宽道路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
中东铁路桥周边:公厕改造提升公共服务
针对中央大街和中东铁路网红桥周边游客量多、如厕需求量大的问题,道里区先后新改建了4座公厕,切实破解了网红打卡地“如厕难题”。
在中东铁路桥周边,道里区城管局外借了8座移动公厕,并为其设计了60余平方米的“保温罩”,同步配套了供暖系统。目前,保温罩和供暖系统已全部加装完毕,8座移动公厕全部正常投入使用,每天坚持24小时开放,安排3名专职人员负责看护,日均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游客如厕难、如厕冷的问题。
此外,道里区还对斯大林公园范围内的临近通江街和尚志胡同2处公厕女厕位进行封闭施工改造,改造后的总面积达100㎡,其中:通江街公厕新增女厕位12个、尚志胡同公厕新增女厕位8个,极大地缓解了女游客如厕难的压力。
年初以来,道里区持续开展公厕改造升级行动,每座公厕均采取“专人专管、一客一清”的方式,持续提升公厕管理质效,努力打造更多“最美公厕”“智慧公厕”“温馨公厕”。下一步,区城管局将全力加强中央大街、中东铁路桥、斯大林公园、音乐公园、亚冬会火炬传递路线沿线等重要点位周边公厕管理,做到“全部开放、按时开放、干净开放、文明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多元的公共服务空间,将公厕提升成为彰显城区文明形象的新亮点和新窗口。
道里区通过这些城市更新项目,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为哈尔滨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