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反复做梦,体内有疾?提醒:睡眠出现3种情况,或是身体在求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1: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反复做梦,体内有疾?提醒:睡眠出现3种情况,或是身体在求救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情况?一觉醒来,觉得脑袋昏昏沉沉,心情莫名烦躁,明明睡了好几个小时,却像没睡一样累。更离谱的是,最近老是反复做梦,每次梦醒,心跳加速,满头大汗,好像身体在给你敲警钟一样。

有人说:“梦是大脑的‘碎片整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你知道吗?反复做梦、失眠或者老是睡不好,很可能并不只是压力大或者睡前刷手机的锅。
其实,它还可能在暗示你体内可能隐藏了一些健康问题,比如某些器官在偷偷“报警”,或者你的睡眠质量已经开始亮红灯。

做梦其实是一个充满科学依据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的活动极为活跃,几乎与清醒状态无异。

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梦境不仅是大脑的随机产物,它还与情绪调节、记忆巩固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有研究发现,做梦对情绪的平复有重要作用。
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脑中掌管情绪的杏仁核和负责逻辑判断的前额皮质之间会进行“情绪重构”,这让大脑在睡眠中重新消化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让人第二天醒来时情绪更稳定。

美国睡眠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指出,情绪创伤严重的人群常常会经历频繁的噩梦,这是由于大脑在试图处理过多负面情绪时出现了失衡,噩梦反而成为一种“情绪过载”的表现。
这类人群往往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医学院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那些频繁做噩梦且梦境内容较为激烈的人,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的概率也更大,尤其是在长期压力下,做噩梦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面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问题。
这不仅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还可能是早期健康异常的信号,例如高血压、心律不齐等。

另一项研究数据指出,梦境频繁中断、噩梦增多,常常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有关,
尤其是在身体较为虚弱或感染某些疾病时,大脑会通过梦境反映出身体修复能力的下降。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的梦境可以帮助大脑将白天积累的信息分类处理,把重要的内容保留下来,同时清理掉不必要的信息。
实验中,那些拥有良好快速眼动睡眠和丰富梦境的参与者,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那些睡眠质量差的人。

而一旦快速眼动睡眠受到干扰,信息整理的过程就会被破坏,长期如此,不仅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导致大脑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大学学院有针对梦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显示,反复梦见自己被追赶、跌倒或挣扎的场景,往往可能与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关。
这是因为在这些疾病初期,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通路已经开始退化,这种异常信号会反映在梦境之中。
这一结论已经在《睡眠医学评论》期刊上发表,成为医学界探测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征兆的重要依据。
当噩梦频繁出现、影响睡眠质量时,身体往往已经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科学家们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数据已经证实,噩梦不仅仅是心理压力的体现,还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早期表现。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与强化的重要时期,但如果免疫力下降,身体的修复效率会大幅减弱,睡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可能会产生较多负面信号,反映为噩梦增多。
有免疫力问题的人群往往伴随着睡眠周期紊乱,深度睡眠减少,快速眼动睡眠增多,而这一睡眠结构的改变,恰好为噩梦创造了更多“活跃空间”。
更重要的是,长期睡眠质量低下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功能,让人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形成免疫与睡眠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异常

大脑的边缘系统负责情绪与梦境的生成,而神经系统的异常会打破这种系统的正常协调,导致梦境内容变得不稳定甚至过于刺激。

临床研究已经发现,像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早期就会表现出睡眠质量下降和噩梦增多的现象,这是大脑神经元功能受损的初步表现。
此外,大脑在清除代谢废物的过程中,神经功能紊乱也会产生错误信号,使大脑在睡眠中出现“故障”,让噩梦接连不断地发生。

心血管系统问题

心脏和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对睡眠至关重要,若出现问题,血氧供应不足,身体会产生轻度窒息感,进而在大脑中引发紧张、惊恐的梦境。
而长时间的高血压、心率失常等症状也会使自主神经系统过于敏感,进一步导致睡眠中大脑活跃度异常,噩梦自然就多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噩梦引发的夜间惊醒,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心率加速,反过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形成一种潜在的健康隐患。

如何判断自己的梦境是否健康?其实可以通过3个标准来观察:梦境的频率、情绪强度以及睡眠后的状态。这些标准不仅能帮助你了解梦境是否正常,还能揭示身体的健康状况。

梦境的频率

每个人都会做梦,这是大脑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梦境过于频繁,特别是噩梦占据了睡眠的大部分时间,就需要警惕了。

正常情况下,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占整个睡眠周期的20%-25%左右,梦境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
如果噩梦反复出现,且让人多次惊醒,说明你的睡眠结构已经被打乱,快速眼动睡眠过多或者浅睡眠时间过长,导致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
长期如此,会让大脑和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下降,精神状态逐渐变差,这种情况往往与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或者某些潜在的疾病有关。
健康的梦境应该是偶尔出现且不会打扰睡眠,醒来后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

情绪强度

梦境本身是情绪的反映,但过于强烈或负面的情绪在梦中反复出现,就说明大脑的情绪调节系统可能出现了问题。

健康的梦境往往是零散而平和的,即使梦中出现一些情绪起伏,也不会过度剧烈,更不会让人惊醒后心跳加速、出汗或者恐惧不安。
科学家发现,频繁的噩梦与情绪系统的紊乱密切相关,比如焦虑、抑郁或过度疲劳时,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难以完成情绪重整的任务,反而会产生大量的负面内容,形成强烈的梦境刺激。
长此以往,大脑无法从梦境中获得休息,反而让情绪更加失衡。
因此如果你的梦境情绪强度过高,且总是负面内容占主导,需要警惕精神和心理健康是否已经受到影响。

睡眠后的状态

如果你的梦境健康,睡眠质量高,早晨醒来时身体会感到放松且充满精力,这是因为大脑和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了充分的修复和恢复。
而不健康的梦境往往伴随着浅睡眠时间过长,噩梦频繁打断睡眠,导致第二天醒来时感觉疲惫、头脑昏沉,甚至肌肉酸痛。

这种状态表明睡眠的深度不够,大脑和身体没有完成必要的自我修复,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免疫系统和身体代谢功能。
健康的梦境不会让你在醒来后感到疲劳,反而是一种“轻松过渡”的状态,让你从睡眠自然地回到清醒。

健康的梦境是身体和大脑正常运作的标志,而梦境异常则是身体给出的信号,提醒你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
了解梦境的秘密,其实就是在聆听身体的声音。
说到底,梦不仅是大脑的“夜间剧场”,更是我们身体智慧的表现。认真聆听梦境传递的信息,就像与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
睡得安稳、梦得轻松,醒来时精力充沛,就是身体最好的状态。如果你的梦境开始反常,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该放慢脚步,给大脑和身体一个好好休息的机会?健康,从一场踏实的睡眠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