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动症孩子也能专注:6大实用策略助其提升专注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6: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动症孩子也能专注:6大实用策略助其提升专注力

身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既聪明又乖巧,但现实中,总有些孩子像装了“小马达”一样,总是停不下来。他们聪明、机敏,但似乎总是难以安静地坐下来。难道这些孩子真的就无法专注、无法自律吗?
其实不然。这些“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很可能只是面临了一些小小的挑战——多动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无法成为优秀的人。相反,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帮助他们解锁无限潜能,成为聪明、自律且专注的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多动症却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无法控制的冲动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我们孩子到底是“天性使然”还是多动症呢?

“因此,无论是在儿童群体还是成人群体中,“多动型气质”都不少见。这部分人群在婴儿期就表现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典型特点,同时他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性格多外向、好奇心强、爱好广泛、待人热情、单纯直爽,但是性子比较急躁、做事冲动、马虎、缺乏耐心。所以他们成长中的小挫折不断,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表现得很不稳定。倘若单从行为表现来看,“多动型气质”儿童与“多动型障碍”的患儿极为相似,而错误的教养认知强化了外显症状的表现,故大量孩子被过度诊断或错误对待,进而让二者更加难以区分。典型的多动型儿童通常可以顺应基本的学习要求,不仅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我约束性,还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保持较高的专注水平。我女儿就是这类群体中典型的一员,她在自己感兴趣的拼图、绘画、弹琴等活动中,都能保持较高的执行水平,但是更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尤其是在被误解、激惹、强迫做事的时候,就表现得与多动症儿童如出一辙。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种多重执行功能障碍“多动症”(学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这真的是一种疾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障碍。那么什么是障碍呢?简单来说就是其他人都可以做到,但患者明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例如,当我们感冒了,我们不想咳嗽和流鼻涕,但却做不到。多动症儿童也是如此,他们罹患的是无法让自己保持专注的障碍,这就意味着:他们明知道“做事情要专心”“上课不能动来动去”“打断别人讲话会遭人讨厌”“深思熟虑才能不犯错误”……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

简单来说,就是“多动型”孩子和“多动症”孩子虽然在行为表现上极为相似,但从自我控制方面来看,多动型孩子可以根据基本的要求做到自我约束,而多动症孩子确实明知不可为,而“不可控”的为之。

所以,教养多动症孩子的核心点在于理解和接纳。家长需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而不是孩子的故意行为。因此,家长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避免过度批评或惩罚。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此外,家长还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并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如何培养培养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呢?只需家长在做到耐心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六步,假以时日,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自律且专注的孩子。

第一步:了解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特点:首先,父母需要了解多动症孩子专注力不集中的特点,包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分心、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制定更合适的干预措施。

第二步: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父母可以调整孩子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如减少噪音、提供安静的空间、使用适当的照明等。

第三步: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多动症孩子往往对视觉刺激更为敏感,因此可以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时间管理表、任务清单、彩色便签等,帮助孩子明确任务和目标,提高专注力。

第四步: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和挑战,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第五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下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第六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应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进一步促进他们专注力的提升。


专注画画的孩子,来源于AI

我们有一个书友Z姐,她的儿子小C是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老师反馈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听讲,经常分心做其他事情。他在阅读了《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后,了解到提高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性,并决定尝试书中所提到的一些策略。

首先,Z姐观察并记录了小C日常行为中专注力的特点。他们发现,小C在画画时能够相对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常常会被周围的声音或事物吸引而分心。了解到这些特点后,父母决定在绘画活动中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提高专注力。

在绘画时,Z姐会提前排除一切有干扰的因素,如电视、游戏机等可能分散他注意力的干扰源,确保小C处于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中,同时,Z姐还调整了房间的照明,使之既不过于刺眼也不过于昏暗,确保小C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绘画。

Z姐还为小C准备了彩色的便签和计时器,用来标记绘画任务和时间。比如,他们会在画布上贴上不同颜色的便签,提示小C先画完红色的部分,再画蓝色的部分。计时器则用来设定绘画的时间段,让小C了解每个任务需要完成的时间。

为了让绘画更加有趣,Z姐设计了绘画挑战游戏。比如,他们会在画布上隐藏一些小图案,让小C在规定时间内寻找并描绘出来。这样的游戏不仅增加了绘画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小C的好奇心和专注力。

Z姐根据小C的兴趣和能力,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绘画学习计划。他们发现小C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于是设计了一系列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任务,如“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画出动物园里的一天”等。这样的计划让小C在绘画中感受到乐趣,也更容易保持专注。

每当小C完成一幅作品,父母都会给予他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他们会称赞小C的作品,指出其中的亮点和进步之处,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样的正面激励让小C更加自信,也更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专注力。

通过这六个步骤的实施,小C的父母发现他在绘画活动中的专注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也逐渐迁移到其他方面,如学习、阅读等,使得小C的整体表现都得到了改善。

经过前面的详细讨论,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多动症孩子专注力问题的实质,也探索了众多改善这一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然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因此,父母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活应用各种策略,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耐心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孩子的童年很短,让我们用爱浇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