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炒股平台”诈骗频发,四大措施教你远离投资陷阱
虚假“炒股平台”诈骗频发,四大措施教你远离投资陷阱
近年来,虚假“炒股平台”诈骗案件频发,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这类诈骗通常通过直播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引流,以“专家授课”、“内部消息”、“高收益回报”等为诱饵,诱使投资者在虚假平台进行交易,最终达到诈骗目的。本文将揭秘这类诈骗的手法,通过真实案例进行警示,并提供具体的防范建议。
诈骗手法揭秘
诈骗分子的套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发布虚假信息:诈骗分子会在各类社交App、聊天群、朋友圈上投放理财广告,在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宣称掌握各种投资技巧、内幕消息,“投资一本万利”等虚假信息。
诱导下载虚假理财App: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App无法通过正规途径上架应用市场,诈骗分子只能通过创建网址链接、发送安装包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并安装虚假投资理财App或进入虚假投资网站。
给予小额利益获取信任:诈骗分子会先让受害者在虚假平台上进行小额投资,并给予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进一步获取信任。
实施诈骗:在受害者加大投资后,诈骗分子会以“登录异常”、“银行账户冻结”、“服务器异常”等理由,阻止受害者提现,进而实施诈骗。
案例警示
案例一:2024年1月,银川市居民王某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个自称是“某信证券”工作人员的博主,对方推荐其下载一款名为“中信e投”的App,并让其加入一个加密聊天软件。在对方的引导下,王某先后充值70余万元,最终发现无法提现。
案例二:2024年1月,深圳市一名受害者在浏览网站时看到某炒股平台,按照网站内容扫描二维码添加对方企业微信。在对方的指导下,受害者下载了虚假平台App并进行大额转账,最终发现无法提现,损失843万元。
防范建议
通过正规途径投资:网络投资请通过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
警惕高额回报诱惑:凡是声称“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推荐,都是诈骗。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其中的“App自检”功能可以帮助识别诈骗App,“风险核查”功能可以甄别诈骗网站。
提高警惕,及时举报:如果发现涉嫌非法荐股的行为,应立即向当地金融管理部门举报。如不幸被骗,应立即停止相关投资活动,收集证据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政策支持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投资理财类诈骗都需要用到一个“诈骗平台”,投资者可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利用其中的功能防止被骗。同时,工信部反诈专班会通过专业技术手段识别并定期发布涉诈高风险App,公众可以通过关注其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虚假“炒股平台”诈骗手法虽然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通过正规途径投资,不轻信高额回报的诱惑,就能有效防范此类诈骗。记住,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投资都可能暗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