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米以上即为高处作业,五类类型安全防范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6: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米以上即为高处作业,五类类型安全防范要点

高处作业是建筑、维修等行业常见的作业类型,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处作业的定义、常见类型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挑战。

什么是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的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有哪些常见类型?

临边作业

即工作面边沿缺少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的高度低于80厘米时的高处作业。

洞口作业

即孔、洞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在2米及2米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若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若物体从洞口坠落,还会伤及下方人员。

攀登作业

即借助建筑结构、脚手架、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由于没有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只能在可借助物上作业,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

悬空作业

即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其特点是操作人员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危险性很大。

交叉作业

即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在交叉作业中,若高处作业时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吊运物体散落,都可能砸到下方的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高处作业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高处作业属于特种作业范畴,从业人员除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