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率升近三成,北京警方全力应对AI诈骗等新型犯罪挑战
破案率升近三成,北京警方全力应对AI诈骗等新型犯罪挑战
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北京市公安局全年电诈破案、刑拘数同比分别上升26.9%、36.8%,打掉取现团伙8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累计返还被骗群众资金7.4亿余元。这些数据背后,是警方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的不懈努力,也是反诈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效。
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快速翻新。以下几种新型诈骗手段值得警惕:
“共享屏幕”类诈骗:骗子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取消名下不实贷款”等为借口,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从而盗取银行卡资金。
“AI换脸拟声”类诈骗:利用AI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以借钱、投资等借口诱导转账。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以“稳赚不赔”为诱饵,通过婚恋交友平台或虚假投资群,引导受害者在伪造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在游戏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交易信息,以“低价出售”或“高价收购”为噱头,诱骗玩家进行线下交易或缴纳保证金。
此外,还有“机票退改签”、冒充政府App、盗取语音信息、伪装短信等新型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北京反诈和朝阳公安在行动
面对严峻的反诈形势,北京警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反诈宣传。
创新反诈宣传方式:推送反诈短视频,建立社区宣传群,开展反诈课堂、反诈问答竞赛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和防范意识。
加强校园反诈教育:利用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开展“暑期安全讲堂”、主题班会等,带动学生家庭提升防范意识。
重点提醒暑期高发诈骗类型:如“提前招生录取”“机票退改签”“冒充培训机构退费”等,提醒群众提高警惕。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提高警惕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陌生App,不轻易转账汇款。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透露给他人。
下载反诈App: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提高防范能力。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屏等,为警方提供线索。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侵害个人财产安全,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北京反诈和朝阳公安的反诈工作,体现了警方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作为市民,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共同筑起反诈防线,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