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止血到CPR:一文详解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急救技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7: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止血到CPR:一文详解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急救技巧
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减少伤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急救技巧,包括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意外伤害急救等内容,帮助您掌握关键的自救互救技能。
应急救援概述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紧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工作应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应急救援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根据事件性质和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医疗急救技巧基础知识
人体结构与功能简介
- 人体肌肉系统: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维持身体姿势。
- 人体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
- 人体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身体支撑和运动能力。
- 人体循环系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维持生命活动。
- 人体神经系统:感知内外环境变化,调节身体各项功能。
常见急症及处理方法
- 烧伤:用冷水冲洗伤口,涂抹烧伤药膏,用干净纱布包扎并送医治疗。
- 触电: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 中暑: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补充水分和盐分。
-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窒息: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吸氧。
创伤急救技巧
止血方法
- 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
-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的布块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
- 止血带止血法: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扎紧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伤口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神经,造成肢体坏死。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包扎技巧及材料选择
- 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的包扎。
- 螺旋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伤口包扎。
-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伤口包扎。
- 材料选择:弹性绷带、普通绷带、三角巾、清洁的布块、毛巾等。
骨折固定与搬运方法
- 骨折固定方法: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夹板或替代品(如树枝、木棍等),将伤肢固定于夹板之间,并用绷带或布条等将夹板与伤肢扎紧固定。注意固定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 搬运方法: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应采用硬板担架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对于其他部位的骨折,可采用普通担架或徒手搬运,但应注意保持伤员的稳定,避免加重伤情。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指南
- 判断意识与呼吸状况: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呼吸气流,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无反应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和频率: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膝与肩同宽。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半段,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进行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 开放气道: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下颌骨下方,将颌部向上抬起。
- 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同时捏住患者鼻子,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 注意事项:人工呼吸前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吹气量要适度,避免过度通气;如有条件,可使用面罩等复苏器械进行人工呼吸。
意外伤害急救措施
- 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检查呼吸心跳,进行心肺复苏,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溺水事故处理: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注意保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应对方法:
- 中毒:立即脱离中毒环境,清除毒物,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催吐、洗胃等。
- 窒息: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动物咬伤、蜂蜇伤等局部处理措施:
- 动物咬伤:清洗伤口,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包扎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 蜂蜇伤:检查伤口内是否有毒刺残留,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涂抹抗过敏药膏,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常见急症现场处置策略
- 高热、惊厥患者的降温方法:
-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退热贴等物品降低患者体温,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干燥,避免过度受凉。
- 药物降温:给予适量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间隔。
- 惊厥控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等,以控制患者症状。
- 呼吸困难、窒息患者的通气支持: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保持头部后仰,使呼吸道畅通。
- 人工呼吸:对于窒息或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口对口吹气、使用简易呼吸器等。
- 吸氧:给予患者适量吸氧,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 胸痛、腹痛患者的初步诊断与处理:
-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以便进行初步诊断。
- 对症处理:根据初步诊断结果,给予相应的止痛、抗炎等药物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总结与展望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性:
- 提升公众安全意识:通过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 增强自救能力:教授基本的自救技巧,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使公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 加强互救合作:培训公众在灾难现场的协作和互助能力,提高整体应对效率。
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 针对救援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能力。
-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验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协作水平。
- 鼓励研发新型救援技术和装备,提升救援效率和质量。
加强专业培训和演练的必要性:
- 智能化技术应用:无人机救援发展
热门推荐
用影像留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记忆
2024高中毕业就业去向有哪些 可以做什么工作
B细胞培养攻略
电气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和项目管理
从闪耀新星到退圈落幕,张韶涵的音乐之路为何走到尽头?
化学反应中的平衡艺术:配平的奥秘
春季栽种的百子莲,教你5招,让它每年能复花
笔绘西行小白龙披挂:国风游戏中的艺术与意境
“时尚之源”淮海中路上的名人故居
小龙女原名叫什么?你不知道还好,连金庸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用了
科技照亮健康未来:探秘人体内部的创新之光
刘亦菲VS李嘉欣巅峰颜值对比:谁更胜一筹?
细胞信号传导:揭秘生命活动的微观调控机制
玻璃钢是什么材质?
2024,中国向“新”而行
如何搭建数字人直播室:硬件配置、软件选择与内容创作指南
苹果终于松口,二手零件也能自由维修了
如何辨别电信180G流量卡真伪?实用鉴别方法公开
打卡保定宴 地道美食里寻文化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策略:七大方法+全国卷规律分析
十年饮食变迁:从体检数据看中国居民健康趋势
唯物主义通俗点说的含义 主要观点是
什么是头皮癣
存量超20亿部,废旧手机为何难以“物尽其用”?
春季眼周围痒是怎么回事?眼睛痒还能做近视手术吗?
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biang字怎么写?
涠洲岛上,听“珊瑚奶爸”讲珊瑚
如何通过八字分析预测个人的晚年命格
信用卡账单管理与还款策略:避免逾期和利息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