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HILIC技术实现大极性化合物高效分离,在生物医学领域大显身手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7: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HILIC技术实现大极性化合物高效分离,在生物医学领域大显身手

在现代分析化学中,色谱分离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一组分,还能对这些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众多色谱分离模式中,HILIC模式(亲水作用色谱)因其独特的分离机制和对大极性化合物的优异分离效果而备受关注。

01

HILIC模式的原理

HILIC模式,全称为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基于极性差异的分离技术。它由美国的A. J. Alpert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主要用于解决传统反相色谱无法有效保留大极性化合物的问题。

在HILIC模式中,固定相通常采用高极性填料,如未衍生化硅胶、酰胺基、氨基或二醇基等。流动相则使用高比例的有机溶剂(如乙腈),并含有少量的极性溶剂(如水)。这种组合使得固定相表面形成一层极性水层,从而实现对极性化合物的有效保留。

02

HILIC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反相色谱相比,HILIC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高有机相比例: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高达80%-95%,这使得HILIC模式具有更好的溶剂兼容性和更高的离子化效率,特别适合与质谱(MS)联用。

  2. 保留机理独特:HILIC模式的保留机制是液液分配、吸附作用、离子相互作用和亲水性保留作用等多种模式的综合体现。化合物的保留强度与其极性成正比,与流动相极性成反比。

  3. 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分离大极性、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如药物、糖类、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

03

应用案例

HILIC模式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在药物分析中,许多药物分子具有较高的极性,传统反相色谱往往难以有效分离。而HILIC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精准分析。

此外,HILIC模式在糖类分析中也表现出色。糖类化合物通常极性很高,使用传统的反相色谱时容易被洗脱过快,导致分离效果不佳。而HILIC模式通过高极性固定相和高有机相流动相的组合,能够实现对糖类化合物的有效保留和分离。

04

结语

HILIC模式作为大极性化合物分离的“神器”,凭借其独特的分离机制和优异的性能,在生物医学、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HILIC模式必将在未来的分析化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