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之友再掀绿孔雀保护热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0: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之友再掀绿孔雀保护热潮

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年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响力案件,其中,云南绿孔雀案——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的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诉某水电开发公司等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这起历时五年的诉讼案件,不仅成功保护了绿孔雀的栖息地,更开创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先河。

01

绿孔雀的生存困境

绿孔雀(Pavo muticus)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鸟类”之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然而,这位“国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据统计,目前中国野生绿孔雀的数量仅存约550只,远少于大熊猫的数量(约1800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绿孔雀主要分布于云南及东南亚的局部区域,喜欢生活在气候干燥、接近水源的森林地带。它们的食物包括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芽、昆虫、小型爬行动物等。在繁殖季节,绿孔雀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筑巢,巢通常是由树枝、树叶和草叶等材料搭建而成。绿孔雀的繁殖率较低,一年只产一窝卵,每窝大概有2-4枚卵。在孵化期间,雌性绿孔雀会负责孵化,而雄性绿孔雀则会负责保护巢穴和寻找食物。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绿孔雀的栖息地受到破坏,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此外,非法捕猎也是绿孔雀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

02

“云南绿孔雀案”的突破

2017年,一则关于云南红河中上游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的消息引起了环保人士的警觉。这个规划中的水电站一旦建成,将直接导致周围的河谷被淹没,而那正是绿孔雀的重要栖息地。

同年7月,自然之友作为原告,将负责开发建设水电站的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这是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其意义在于突破了“有损害才有救济”的传统理念,试图在损害发生前就阻止潜在的环境破坏。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证据收集难度很大。时值雨季,负责绿孔雀案的诉讼团队想方设法跨过了红河中上游段的急流险滩,最终在专业户外漂流团队的协助之下到达绿孔雀的栖息地,采集粪便、拍摄它们的踪迹,以证明这里是它们的家园。

经过三年的诉讼,2020年3月,昆明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建设单位立即停止水电站建设。这个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给大家上了一堂宝贵的环保课。这个案件还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

03

自然之友的持续行动

自然之友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30多年来,该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通过法律途径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绿孔雀案,自然之友还提起了多起具有影响力的环境公益诉讼。例如,2011年云南曲靖铬污染案推动了《环保法》第五十八条的出台,允许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截至2023年底,自然之友已提起62起环境公益诉讼案,其中55起获得立案,34起已结案,案件范围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领域。

自然之友还通过“玲珑计划”等项目,支持全国各地的环保志愿者行动,推动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目前,该组织已在全国19个城市建立了23个地方志愿者小组,累计参与行动的志愿者超过3万人。

04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绿孔雀的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这一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此外,公众对绿孔雀的认知度相对较低,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自然之友总干事何艺妮表示:“我们特别相信人的力量。只要真心实意地支持每一位行动者,全力支持他们的想法落地生根,就能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通过人影响人,行动激发行动,感染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

未来,自然之友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保护野生动物,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开展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项目,为绿孔雀和其他濒危物种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