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科院专家揭秘:银缕梅花粉保存奥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4: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科院专家揭秘:银缕梅花粉保存奥秘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毛礼米课题组在古植物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关于银缕梅属花粉形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古植物与孢粉学论评》上。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银缕梅属花粉的独特微观结构,更为古植物花粉的保存科学提供了新的见解。

01

银缕梅: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缕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um)是金缕梅科的落叶小乔木,属于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这种植物最早在山东山旺地区以化石形式被发现,后经专家研究确认为新属种。银缕梅在中国的分布极为有限,主要见于江苏宜兴、溧阳,浙江安吉,安徽金寨、绩溪、舒城,浙江宁波和江西庐山等地区,呈现不连续的“孤岛状”分布。

银缕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3月中旬开花,花后展叶,花药呈黄色带红,无花瓣,远观如金光灿灿,近看似银丝缕缕。其叶片在秋季会呈现红、黄、紫色,极具观赏价值。此外,银缕梅还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耐瘠薄、耐旱、耐寒,零下15度的地区也能生长。

02

花粉形态学:揭秘古植物的钥匙

花粉形态学是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花粉颗粒具有极强的耐腐性,能够保存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过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特征,科学家可以获取关于古代植被和气候的宝贵信息。

毛礼米课题组的研究聚焦于银缕梅属花粉的形态特征。研究团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对银缕梅花粉的表面纹饰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银缕梅花粉具有独特的三沟型萌发孔和网状纹饰,这些特征在化石记录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03

研究意义:为古植物花粉保存提供新思路

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银缕梅属植物的认识,更为古植物花粉的保存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银缕梅花粉的外壁含有大量的孢粉素,这是一种极其稳定的生物大分子,能够有效防止花粉的降解。此外,花粉的内部结构也显示出良好的保存潜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持其完整性。

这些发现对于古植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干旱地区,获取完整的花粉沉积物往往较为困难。而银缕梅花粉的特殊结构,为科学家在类似环境中寻找和保存花粉化石提供了新的参考。通过研究这类具有特殊保存潜力的花粉,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进一步推动古植物学的发展。

毛礼米课题组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银缕梅属花粉的独特魅力,更为古植物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微小的花粉颗粒,将继续为我们揭示地球历史的奥秘,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