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GDP突破3万亿元:经济腾飞背后的密码
陕西GDP突破3万亿元:经济腾飞背后的密码
2023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陕西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85亿元到如今的3.38万亿元,陕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首个GDP突破3万亿元的省份。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陕西经济的腾飞,得益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制造业作为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陕西计划实施240个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制造业投资增长目标设定为6.5%。据统计,陕西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已达85.58,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指数位居西部地区第一。
能源产业是陕西经济的另一大支柱。2023年上半年,陕西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和石油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别增长13.1%和12.5%。陕投、延长石油、陕煤等省属能源企业表现亮眼,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增长。陕西通过实施“三个转化”战略——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推动了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陕西担当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陕西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带一路”10周年标准化成果报告》显示,陕西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维度均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标准化建设,陕西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开放水平,也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陕西智慧”。
政策引领与改革创新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将重点推进四大方面工作:改革统筹协调、重点领域布局、政策持续用力、坚持干字当头。具体措施包括:
- 继续坚持“链长制”,重点发展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等符合本省资源情况和特色发展支撑的领域
- 加快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 持续关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
- 统筹国资国企、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
-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展望未来
陕西GDP突破3万亿元,不仅是量的跨越,更是质的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陕西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