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筹备18年、斥资2亿,《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为何遇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8: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筹备18年、斥资2亿,《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为何遇冷?

2024年8月16日,由胡玫导演执导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终于与观众见面。这部筹备了18年的作品,承载着胡玫对《红楼梦》的特殊情感。从2006年剧本筹备开始,到2024年正式上映,这段漫长的创作历程见证了胡玫对这部古典文学巨著的执着追求。

胡玫与《红楼梦》的缘分始于“文革”期间。那时,她在家中的床底下发现了一本被翻烂的《红楼梦》,这本书成为了她青春期的精神寄托。胡玫将自己对大观园中同龄人的想象与理解融入电影创作中,她选择从自己初次阅读《红楼梦》时的感受出发,力求还原那个时期对《红楼梦》的理解与想象。

在演员选择上,胡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球海选素人演员。她认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如果选用已经成名的演员,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最终,经过近2万人的海选,导演组找到了边程、张淼怡、黄佳容等年轻演员。为了培养这些新人演员,剧组对他们进行了封闭式培训,内容包括形体、台词、书法、茶道、刺绣等传统技艺,以及研读《红楼梦》原著。这种严格的训练让演员们的一颦一笑、身段步伐都充满了古典韵味。

在改编策略上,胡玫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她将“阴谋与爱情”作为主线,重点展现了宝黛钗之间的感情纠葛。电影采用了倒叙结构,以宝玉出家为开篇,以宝黛初见为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闭环。这种结构不仅压缩了原著的时空,也突出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剧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加入了一个颇具争议的改编:贾府侵吞林黛玉财产的阴谋线。这一改动虽然引发了原著粉丝的质疑,但也为故事增添了新的解读角度,展现了胡玫对《红楼梦》的个人理解。

在艺术表现方面,电影运用了先进的CG特效来呈现原著中难以影视化的场景。太虚幻境、木石前盟等抽象概念在特效的加持下变得具体而逼真,通过动态的光影效果和细腻的场景布置,展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哲学思想。在服装、化妆等方面,电影力求还原古典美学,特别是林黛玉的妆容,虽然受到一些批评,但整体上还是体现了对原著的尊重。

然而,这部电影的上映却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打击。截至上映10天,这部总投资2亿元的电影仅取得525万元的票房,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仅为566.2万元。在豆瓣上,电影的评分也停留在较低水平,许多观众给出了差评。

观众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原著的改编过于随意,甚至有“魔改”之嫌;二是选角尤其是林黛玉的饰演者受到广泛质疑,被认为与原著形象相差甚远;三是部分场景的制作显得粗陋,未能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胡玫表现得相当坦然。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人喜欢,有人批评,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有意见,我都会认真聆听。”她还表示,引发争议是件好事,因为这能激发更多人关注和讨论《红楼梦》,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尽管《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遇了商业上的失败,但它作为一部对经典文学的现代诠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胡玫导演对《红楼梦》的个人理解,也激发了公众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关注和讨论。正如胡玫所说,她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和研究《红楼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无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它都为《红楼梦》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经典作品的改编道路上,每一次尝试都值得尊重。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经典总会不断被改编、重拍,但改编、重拍必须尊重经典、符合艺术规律、贴合时代审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改编,但它无疑为《红楼梦》的现代诠释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