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全盘汉化致衰落,清朝融合创新建康乾盛世
金朝全盘汉化致衰落,清朝融合创新建康乾盛世
女真族和满族,这两个源自东北的古老民族,先后建立了金朝和清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金朝和清朝都曾统治中原,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继承关系。那么,这两个王朝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女真与满洲:族源之谜
要了解金朝和清朝的关系,首先需要厘清女真族和满族的渊源。满族是在建州女真的基础上融合蒙古族、朝鲜族、汉族等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建州女真与金代女真有何关系呢?
“通古斯”这个词语为我们提供了线索。通古斯语族在西伯利亚有很广泛的分布,西至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至勘察加半岛,北至北极圈附近均有分布。金代的女真族是通古斯人吗?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通古斯语族吗?答案是肯定的,金代的女真语属于通古斯语族,但是金代女真语与现在的满语并不是一种语言,也没有继承关系。
金朝的崛起与汉化之路
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女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起源于东北地区。女真内部有熟女真、生女真之别,其社会发展的步伐并不一致。与辽邻近的是熟女真,发展程度较高。生女真相对落后,其社会发展形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基本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渔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10世纪中期,生女真包括几十个部落,完颜部是其中较大的一个。11世纪中期,完颜部强大起来,邻近的部落纷纷归附。辽任命完颜部乌古遒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完颜部首领取得了作为部落联盟世袭首领的权力,统一了女真各部,向建立集权政权迈出了重要一步。1115年,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君主专制的金政权。此后,在1125年联合北宋灭辽,1127年又南下灭北宋,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形成奄有北方、与南宋对峙的局面。完颜部的发展如此迅速,究其原因,实有赖于生女真对于中华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入。
金朝建立后,完颜阿骨打令臣僚仿照契丹大字和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图为女真进士题名石碑上的女真大字。来源:开封市博物馆
事实上,女真抗辽斗争的形势,也面临着多种发展道路的选择,但是最终完颜阿骨打对先进文化的认同与选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渤海人杨朴扮演了重要角色。
杨朴,渤海人后裔,年轻时以博学雄才考中辽朝进士。他为人慷慨有大志,多智谋,十分熟悉儒家之道和封建典章制度,但辽统治者对杨朴并不重视,只是让他在枢密院内做校书郎。完颜阿骨打起兵伐辽后,杨朴投奔女真反辽的队伍,并很快成为了完颜阿骨打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对于女真贵族来说,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杨朴,犹如一座桥梁,对女真贵族了解中华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对辽朝和女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后,杨朴向完颜阿骨打提出建立政权称帝的建议,即变家为国,跨出以血缘为核心纽带的氏族部落联盟,建立一个东滨大海、西连西夏、南邻宋朝、北接远方各部的女真政权。最终,完颜阿骨打动听了杨朴的建议,于1115年在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登极称帝,国号为“金”。
铜坐龙,出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新华社发
金朝的建立,极大激发了完颜阿骨打认同并吸收中华文化的热情。他的文化认同取向,也为金朝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依据与规范。在金朝政权的建设过程中,因认同中华文化而受益的金太祖及其后继者,在以征伐拓展疆域的同时,格外注意吸收辽、宋士人,授予他们官职,令他们参加政权建设,创建典章制度,这对于金朝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文化、习俗及礼仪制度方面,清朝英廉等编《日下旧闻考》卷3引《金图经》记载,“金人本无宗庙,又不修祭祀。自平辽后,所用执政大臣,多汉人,往往说天子之孝在尊祖,尊祖在宗庙。金主多开悟”。《金史》卷43《舆服志》记载,“金初得辽之仪物,既而克宋,于是乎有车辂之制”。在经济、法律、选举、职官等制度方面,《金史》卷26《刑志》记载,“太宗虽承太祖无变旧风之训,亦稍用辽、宋之法”。《金史》卷51《选举志》记载,“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其及第出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金史》卷55《百官志》记载,“天辅七年(1123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1126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勋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可见,金朝国力发展较为迅速,与其文化认同意识增强关系密切。
关于历史文化认同对于金朝政权建立和女真社会发展的意义,《金史》卷125《文艺上》的序论颇能说明问题。该序论云:“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来,渐立条教。太祖既兴,得辽旧人用之,使介往复,其言已文。太宗继统,乃行选举之法,及
金朝是由女真人建立起来的政权,文化比较落后,最初的时候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平辽灭宋后,金朝的统治阶层广泛接触汉文化,并且很快出现具有汉化气息的皇帝。比如金熙宗,“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俨然就像一位汉人士大夫。不过还有一位皇帝,他比金熙宗更像汉人,但王朝统治却走向衰败,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此人就是金朝的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七月,完颜璟出生,祖父金世宗非常高兴,当即以出生地金莲川的麻达葛山为其取名。对于这位皇嫡孙,金世宗很是重视,特意挑选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作为侍读,负责对完颜璟的教育、培养。1189年,金世宗病死,完颜璟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皇位。
金章宗自幼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文艺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的宋徽宗!在书画方面,金章宗以宋徽宗为师,“悉效宣和,字画尤为逼真”。在音乐方面,后人将其与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并列,称其为五位“知音”的帝王。另外,金章宗在诗词方面也很有不错的作品, 一句“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就颇有意蕴。
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时期,曾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可是他在死后,金世宗采取了限制汉化的政策措施,努力保存女真旧有文化。金章宗即位后,一改祖父的所作所为,在治国理政上采取了与完颜亮相同的宗旨,那就是全盘汉化!首先,金章宗下旨修缮、增设孔庙,对孔子的名字实行避讳,以此来确立儒家文化在金朝的正统地位。
其次,进一步发展学校。为吸引女真人进入学校学习,金章宗提高“入学补贴”。这些人在学校学习的也是儒家思想,这样一来又推动了女真人的汉化进程。最后,金章宗对科举制度进行发展、完善。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其他民族,都能通过科举,跻身金朝上层。在金章宗的经营之下,“典章文物至此比隆唐宋之盛”。
金章宗在位时期,金朝的国力达到鼎盛,境内总人口超过5600万。然而,金朝的统治也是在金章宗的手中走向衰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第一是天灾。金章宗在位后期,中原地区水旱蝗灾频仍,特别是黄河的改道,更是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第二是后宫干政。金章宗宠爱元妃李师儿,致使李氏外戚不断干政,朝政开始败坏。
第三是金章宗的个人原因。与历史上那些皇帝差不多,经过早年的励精图治后,金章宗也开始沉湎于享乐,并且生活非常奢侈,“颇好浮侈,崇建宫阙”。总而言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金朝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另外,金朝的北方,一个即将震撼世界的部族也在日渐崛起。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即汗位,两年后金章宗病死。
清朝的建立与国号之谜
满人源自女真,皇族爱新觉罗氏为建州女真一部,隶属明朝建州卫管辖之部众,而建州卫是明朝在今中国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一带设立的一个羁縻卫所,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的管辖,爱新觉罗氏则世代为明朝建州左卫之都指挥使。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称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当时控制地区仅止于今中国东北及漠南地区,但已对退守长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胁。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国,建元天命,国号金,或称后金,群臣上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自尊为天命皇帝。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康熙时期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强盛。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多次遭外国列强入侵。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全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最高峰。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密集的商业城市,全国出现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一半。
努尔哈赤最初建立后金时沿用了“金”的国号,这既是对女真族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其统一天下的雄心。然而,皇太极在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这一改变背后蕴含深意。一方面,“清”字与“金”字在满语中发音相似,体现了对女真族历史的延续;另一方面,“大清”国号的使用也体现了满族对自身身份的重新定位,表明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女真后裔,而是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新共同体。
汉化与融合:两个王朝的不同选择
金朝和清朝在汉化道路上的选择,反映了两个王朝对文化认同的不同态度。金朝的汉化更多是在保持女真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汉文化,而清朝则采取了更为彻底的汉化政策,如满汉通婚、推行满汉一体等。这种差异也影响了两个王朝的命运走向。
金朝在金章宗时期的全盘汉化虽然推动了文化繁荣,但也导致了女真族特色的丧失,为后来的衰落埋下伏笔。而清朝通过深度汉化,成功实现了民族融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
结语: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女真族和满族的历史,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金朝和清朝虽然都源自东北,但它们在建立过程中都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个王朝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则是民族延续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