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北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云南腾冲北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云南腾冲北海湿地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蒙蒙细雨中的云南保山腾冲市北海湿地,山水一色,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湖面上,大片莼菜肆意生长;芦苇丛中,时不时有紫水鸡和黑水鸡悠闲觅食……这一切都得益于湿地的良好生态。
北海湿地在自然属性上具有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和高原湖泊蔓延沼泽化的典型特征,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写下的文字,描述的正是腾冲北海湿地的神奇景象。
腾冲历来重视北海湿地的保护工作。针对北海湿地湖泊淤积严重、湿地面积和水面逐年缩小、水质不断恶化等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腾冲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湿地恢复工程,完成湿地恢复2600余亩。
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自2016年成立以来,持续做好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三篇文章。同时,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契机举办活动,走村入户,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集市,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近年来,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累计开展巡护2890人次;持续清理打捞凤眼莲、粉绿狐尾藻、大薸等外来物种;策划开展了60期主题宣传,25期自然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有效提高周边村庄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成效凸显。如今,保护区总面积1629公顷,湿地面积215公顷。
据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尹求白介绍,通过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外来有害物种清理防控以及科研监测、规范生态旅游等,有效保护了北海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鱼虾、两栖爬行类动物等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新物种不断被发现。
刘正凡 摄
随着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湿地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凸显。北海湿地每年接待游客量约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湿地周边群众依托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及服务业,收入逐年增加,旅游惠民、科普惠民机制逐步形成。
本文原文来自腾冲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