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兴:扎根黎明村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王东兴:扎根黎明村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黎明村,一位普通的村主任正带领村民们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他就是王东兴,一位扎根基层、务实肯干的农村带头人。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自2018年担任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王东兴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他深知,只有建强战斗堡垒,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王东兴从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入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他注重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在王东兴的带领下,黎明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党员们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产业兴旺,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王东兴深谙此理。他结合黎明村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玉米深加工产业。
2022年,黎明村争取到京蒙协作资金,建起了7栋暖棚和25栋春秋棚。这些大棚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的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500人次的务工机会。2024年,村里又新建了16栋暖棚,预计投入使用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60万元。
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王东兴还积极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了玉米初加工厂。该厂日产能力可达50吨,主要生产玉米面、玉米碴等农产品。为了拓宽销路,村里还注册了“福广粗粮”和“副食屯”两个品牌,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周边批发市场销往各地。
创新治理,打造乡村振兴的和谐家园
在王东兴看来,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治理有效。为此,他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
黎明村被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名专职网格员。这些网格员每天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负责平安法治宣传、基础信息核查、问题隐患排查等工作。通过“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黎明村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网格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效率,还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据统计,今年以来,网格员共上报各类事件4224宗,涉及劳资纠纷、消防排查、简易事件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惠民利民,提升乡村振兴的幸福指数
王东兴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黎明村新建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还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和亮化。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王东兴还组织成立了文艺队,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村里都会举办文艺演出,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在王东兴的带领下,黎明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村民们都说:“王书记是个实干家,他为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
展望未来,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面对成绩,王东兴没有止步。他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他计划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殖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同时,他还打算加强村里的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带领村民们一起努力,把黎明村建设得更加美好。”王东兴坚定地说。
王东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黎明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