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村晚”:村民自编自演展乡村文化新风貌
奈曼旗“村晚”:村民自编自演展乡村文化新风貌
近日,内蒙古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巴彦花嘎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晚”,这场由村民自编、自演、自导的晚会,不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从“要我演”到“我要演”
“村晚”的筹备工作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节目全部由村民自主创作和表演,没有外聘演员,没有专业导演,甚至连音响设备都是村民们自己筹集的。这种转变,体现了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和自信。
“一开始,我们还担心村民们不愿意参与,没想到消息一传出,报名的人数远远超出了预期。”巴彦花嘎查村委会主任李强介绍说。从60多岁的老大爷到10多岁的小学生,从家庭主妇到在外务工的青年,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节目的创作和排练中。
节目源自生活,展现乡村新风貌
晚会的节目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独唱、合唱、广场舞,也有富有地方特色的蒙古舞、好来宝,还有紧跟时代潮流的脱口秀。这些节目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源自村民的日常生活。
14岁的孙睿男是村里的“小明星”,已经连续三年在“村晚”上表演脱口秀。今年,她以“我眼中的乡村振兴”为主题,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前我们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现在都修成了柏油路;以前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都得打手电筒,现在不仅有了路灯,还装了监控摄像头……”孙睿男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12岁的小男孩付宇航主演的小品《戒杠》则反映了农村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小品通过一个爱吹牛的村民最终改掉坏习惯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村晚”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文艺演出,更是奈曼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奈曼旗以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村晚’这样的活动,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奈曼旗文化局局长张华表示。
“村晚”虽然已经结束,但村民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却越来越高。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常态化,让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这场由村民自编、自演、自导的“村晚”,不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它告诉我们,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才能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