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亿解酒药市场存疑,专家称不能替代健康饮酒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6: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亿解酒药市场存疑,专家称不能替代健康饮酒

中秋佳节,亲友相聚难免多饮几杯,很多人寄希望于解酒药来保护肝脏。但普陀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陈小燕主治医师提醒,市面上的解酒药大多属于保健品,其效果并不理想。真正的护肝之道还是在于适量饮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专家建议,保护肝脏的关键在于“切莫贪杯”,而不是依赖解酒药。

01

解酒药市场:百亿蓝海,功效存疑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酒类消费的持续增长,解酒药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酒局健康市场规模将于2033年达到1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预计将突破200亿人民币。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资本的关注,如专注于药食同源大健康领域的品牌「截樽令」就于近日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然而,在这片蓝海市场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多数解酒产品以保健品形式存在,其功效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专家指出,这些产品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宿醉症状,但并不能真正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02

解酒药真的能解酒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饮酒后,约20%的酒精会被胃部吸收,其余80%进入肠道,由小肠吸收,再由血液进入肝脏。肝脏中的酒精脱氢酶会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

解酒药要发挥作用,无外乎以下几个途径:阻止胃和肠道的吸收;加快在胃和肠道内的分解;加快在肝脏内的分解;加快在尿液和汗液等途径的排出。然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解酒药”并不能真正地解酒。

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药师们仔细盘点了网上热销的“解酒药”,大致可分为解酒类、护胃类、保肝类、利尿类、促醒类等。但这些产品大多效果有限,不能真正加速酒精代谢。例如,解酒类药物宣称的“嗜酒益生菌”缺乏科学依据;护胃类药物可能延缓酒精吸收,增加肝脏负担;保肝类药物虽含有一些天然提取物和抗氧化物质,但不能有效增加肝脏内解酒酶的活性;利尿类药物可能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加重酒精毒性;促醒类药物如盐酸纳洛酮舌下片,虽能让人保持清醒,但并不能降低体内酒精浓度。

03

专家解读:解酒药不能替代健康饮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石浩强指出,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解酒药物。虽然美他多辛能加速酒精代谢,但它是处方药,且效果有限。真正有效的解酒方法还是在于适量饮酒,避免过度饮酒带来的各种风险。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也指出,虽然某些物质(如丁香提取物、托芬那酸等)在统计学上显示可能改善宿醉症状,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方法学限制,证据等级不高。解酒药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过度依赖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04

科学护肝:适量饮酒是关键

专家建议,保护肝脏的关键在于“切莫贪杯”。适量饮酒的标准是:成年男性每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的护肝方法值得参考:

  1. 饮酒前先吃些蛋白质食物或喝鲜奶,避免酒精刺激胃黏膜。
  2. 选择膳食纤维较高、低热量的蔬菜作为下酒菜。
  3. 饮酒前先吃姜黄,促进新陈代谢,能减少乙醛的伤害,改善宿醉。
  4. 酒类要慢饮,尤其酒精浓度高的酒类。
  5. 喝酒后需多喝水,切勿马上洗澡、运动。

解酒药不能替代健康的饮酒习惯。在欢聚时刻,与其寄希望于解酒药,不如从源头控制饮酒量,这才是真正的护肝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