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方小土豆”不服!南北身高差真就这么大?|健康观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9: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方小土豆”不服!南北身高差真就这么大?|健康观察

这个冬天,南方小土豆北上哈尔滨,火热出圈。他们穿着浅色羽绒服,戴着可爱的毛绒帽子,坐在行李箱上,就像一个个行走的装饰品。他们的装扮,已经成为了当地人辨认他们的重要标志。哈尔滨花式宠爱“南方小土豆”,而且为了照顾南方小土豆们的身高,浴室的花洒都降了高度。为什么南方人就是小土豆,北方人就是大地缸,南北身高差为何这么大?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我们还有机会后天弥补吗?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全国各省份平均身高排名中,黑龙江、辽宁、吉林分别居第三、第四、第九名。而最后十五名都被南方省份包揽。

事实证明,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北方人在平均水平上确实要比南方人高。从人类生物学的适应性观点来看,北半球广大地区的居民身高(包括中国和欧洲) 都会遵从一个从北部高身材向南部矮身材的变化规律。

根据中国历来的身高分布规律:北方比南方高、沿海比内陆高,取这两者之中的交叉点,刚好就是所谓的“环渤海高个带”。

据论文《试论中国人身高的地域差异》提到,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高差异是显著的,随着纬度升高,有明显递增趋势。1979~1980年对全国18万多大中小学生体质调查表明,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18~25岁青年男女的身高普遍高于全国平均身高(男性170.3厘米,女性159厘米);西安、兰州、武汉、福州的男女青年身材居中,接近全国平均身高;成都、昆明、广州男女身材偏低,低于全国平均身高。

根据中国科学院2008年的《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即使到了人口高速流动的今天,中国人身高的地理分布仍然与北高南矮的趋势大体吻合。历史资料也显示,北高南矮的身高差距早就存在。在1900年,中国男性中身高最矮的群体是广东人,平均160.8厘米。而当时最高的群体来自直隶省,也就是北京河北一带,能够达到168.9厘米,在世界范围内起码属于中上,甚至超过很大一部分东欧和高加索地区居民。

另外,不同省份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不容易发展畜牧养殖业,蛋白质来源少,严重影响身高。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贵州。1994年人类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汉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就对28个省区乡村青年身高均值位次进行了排名,贵州垫底。而到了2010年,贵州人的身高仍然排在末尾。

南方人到底“输”在哪?影响身高的因素主要在遗传和后天两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者马立广等人在《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中发现,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身高也会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增大,群体的身高水平也会呈现增高的趋势;随着降雨量和湿度的增大,群体的身高水平会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甚至地区平均风速,也会对身高有影响。

在遗传方面,身高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北方人确实比南方人身材高大一些,造成了遗传上北方更有优势,所以会持续地高出南方一些。大家可以用遗传靶身高预测法来测算一下自己的身高:

算出来了吗?如果很“不幸”,身高不在理想范围,那就快接着往下看吧!

后天方面主要受地域、饮食文化和睡眠时长的综合影响。由于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身高生长存在一定水平地域差异。研究显示:我国中西部儿童身高生长最慢,其次为南部,而东部城市身高生长发育较好。

在饮食文化上,北方人的食物蛋白质含量更高。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而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是远高于水稻的。此外,北方人更加喜欢猪牛羊等红肉,而南方人喜欢吃鸡鸭鱼等白肉,红肉的脂肪和纤维含量也远高于白肉。

在睡眠时长上,北方由于维度高,冬季昼短夜长,早早就天黑了,较南方更早入睡,睡眠时间更长。而生长激素是在睡眠的时候分泌,且在深度睡眠阶段,人体会出现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

“南方小土豆”该如何逆风翻盘呢?基因虽然不可更改,但长个子是系统工程,还是限时任务,从娃娃抓起仍然有很大的机会“逆风翻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专家朱顺叶主任给出了她的“长高秘籍”。

充足的营养是长高的基础:

  1. 多吃鱼虾肉类、豆制品,补充儿童发育所需蛋白质;
  2. 多吃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也补磷;
  3. 多吃蛋类、乳制品,补充维生素A,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4.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
    · 学龄儿童应每天至少摄入3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 主动足量饮水。6岁儿童每天饮水800mL;7~10岁儿童每天饮水1000mL;11~13岁。 男生每天饮水1300mL,女生每天饮水1100 mL;14~17岁男生每天饮水1400mL,女生每天饮水1200mL。在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应适量增加饮水量;
    ·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 禁止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均衡的、适合年龄的饮食搭配,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合理摄入,能够影响未来的身高长势。

运动促进健康自然生长:

每天0.5~1小时户外有氧运动(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如跳跃性运动,适量运动有利于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刺激骨骼生长。

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催化剂:

生长激素在23点-凌晨1点入睡后45~90分钟(深睡眠)进入分泌高峰,因此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和青春期高速生长。学龄前儿童不晚于21:00入睡,学龄期儿童不晚于22:00入睡。

我们该如何保证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呢?不妨参考一下以下做法。然而,鸡娃也要科学,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吃太多只会横着长: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长得矮,那肯定是前几年吃少了,现在赶紧补回来,各种补品、大鱼大肉拼命地吃,认为多吃就能长高。

虽然营养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因素,但和前文说的一样,饮食要均衡,给孩子吃太多,往往会造成营养过剩。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麻烦的问题:肥胖症——同样会导致孩子长不高。肥胖会带来儿童体型的改变、运动能力下降,以及全身多系统的健康问题。

运动要适量:

孩子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说以前几乎不运动,一运动就让娃娃跳1000个绳。并且一定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以及运动后的放松及拉伸,以更好地提高运动质量。此外,过于高强度的运动不利于长高,比如马拉松长跑和举重。做运动的同时,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注意脊柱健康。

家长焦虑,孩子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儿童身高增长。一些家长把孩子的身高看得太重要,对孩子的身高抱有太高的期望,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大,甚至产生抑郁,也会对其身高造成影响。

专家提醒:

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身高有疑虑,不清楚孩子的身高是否属于正常水平,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专业的医生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身高、性发育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原因后,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指导家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孩子的身高发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