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班德拉与他的纳粹军团:二战暴行与战后逃脱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3: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班德拉与他的纳粹军团:二战暴行与战后逃脱

1943年7月11日,乌克兰西部的沃伦地区,一个平静的夏日清晨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成的准军事组织——乌克兰反抗军(UPA),开始对当地的波兰居民展开大规模屠杀。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血腥暴行,被称为“沃伦大屠杀”,成为二战期间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01

沃伦大屠杀:纳粹帮凶的血腥暴行

沃伦大屠杀始于1943年7月11日,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沃伦和东加利西亚地区的波兰人展开系统性屠杀。据史料记载,仅在1992年挖掘的沃伦沃拉奥斯特罗维茨卡乱葬坑中,就发现了大量遇害者遗骸。这些受害者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

这场屠杀的幕后黑手,正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OUN)及其军事分支乌克兰反抗军(UPA)。他们的领导人斯捷潘·班德拉,一个在二战后被频繁提及的名字,曾在二战期间与纳粹德国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02

战后逃脱:从战犯到“民族英雄”

二战结束后,班德拉等乌克兰纳粹分子本应受到应有的审判。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西方国家将反共置于反法西斯之上,这些战犯反而找到了新的政治庇护所。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扶持下,班德拉等人成功洗白了自己的纳粹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反苏斗士”和“民族英雄”。他们不仅在西方国家获得政治庇护,还积极参与各种反共活动,甚至与世界各地的反共势力勾结,试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03

当代影响:纳粹幽灵仍未散去

令人震惊的是,班德拉的纳粹遗产至今仍在乌克兰产生影响。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去俄罗斯化政策,将俄语区民众边缘化,并系统性地抹除与苏联和俄罗斯相关的历史记忆。在这种背景下,班德拉及其纳粹同伙反而被塑造为“民族英雄”。

在乌克兰的许多城市,班德拉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上,新纳粹分子公开在街头游行,挥舞着班德拉和党卫军的旗帜。这种现象不仅限于民间,甚至渗透到政府和军队中。例如,臭名昭著的“亚速营”就与新纳粹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4

历史的警示:清算纳粹主义刻不容缓

班德拉及其纳粹军团的历史,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二战后的纳粹清算并不彻底。大量纳粹分子及其支持者逃脱了应有的惩罚,他们的思想和影响仍在当代世界阴魂不散。

正如《中俄联合声明》所强调的,我们必须“共同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反对任何形式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这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为了守护人类的未来。只有彻底清算纳粹主义,才能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