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敦煌壁画揭秘:古人如何过冬?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1: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敦煌壁画揭秘:古人如何过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孤寂的冬日景象。然而,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冬季的呢?答案就藏在敦煌壁画中。

敦煌壁画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更揭示了千年前人们的冬季生活方式。从取暖方式到服饰特点,再到饮食习惯和民俗活动,这些细节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冬天的真实面貌。

01

暖炉与温泉:古人的取暖智慧

在没有现代供暖设备的古代,人们主要依靠暖炉取暖。敦煌文献《壬午年酒破历》中提到:“十月一日戒火,造饭面壹斗。”这里的“戒火”一方面指避讳直言生火、置火,另一方面强调取暖时注意防火安全。

除了暖炉,古人还懂得利用温泉驱寒。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一千多年前古人修建的温室浴池,配备完善的引水、排水系统。三五好友聚在一处小院,边泡温泉边欣赏雪花飘落,不失为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02

风帽与窄袖袍:古人的御寒之道

离开温暖的室内,古人会穿上特制的御寒衣物。在莫高窟第46窟的一尊塑像中,男子头戴风帽,帽檐紧贴额头,形状很像如今的飞行员皮帽。这种设计既能保暖,又不妨碍视线。

蒙古族供养人则喜欢穿窄袖袍,这种袍服行动便利、保暖性强,长可至踝、短能护膝。如果觉得还不够暖,还可以用动物皮毛制成皮裘,将冷空气隔绝在外。

03

热牛奶与各式饼:古人的冬季饮食

敦煌自古畜牧业发达,乳制品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壁画中记录了将新鲜牛乳煮至沸腾的场景,这份温暖的味道让人联想到今天的牛奶鸡蛋醪糟。

除了乳制品,敦煌人还擅长制作各种饼类。据记载,敦煌带“饼”字的食物名称多达近30种,包括胡饼、油胡饼、炉饼、水饼等。这些饼大部分用小麦面粉做成,体现了当时饮食文化的丰富性。

04

腊祭与岁暮聚饮:古人的冬日仪式感

冬天不仅是抵御寒冷的季节,更是祭祀和聚会的时节。追溯到先秦以前,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往往是狩猎的高峰期,人们将猎取的野兽用作祭祀先祖的供品,祈求后代平安。

古人还会在岁末举行集体聚会,称作“建福”。人们相聚在一起,分享炉饼、净粟,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这种辞旧迎新、攘凶纳吉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

敦煌壁画中的这些冬季生活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寒冷的冬季,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取暖、御寒、饮食和聚会,让生活充满了温暖和乐趣。这些细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代生活的便利,同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