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创高架BRT,日均客流20万成城市新地标
厦门首创高架BRT,日均客流20万成城市新地标
在中国30多个开通BRT(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中,厦门的BRT系统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它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还成为了城市的独特标志。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厦门BRT的成功之路。
对每一个来厦门的游客来说,BRT或许就是厦门最为标志性的交通工具。2008年8月31日,厦门BRT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中国首个采取高架桥模式,并且拥有独立路权的BRT系统,经过16年的运营,单日客流维持在20多万人次。厦门BRT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解决4个行政区、岛内外的出行需求,同时专用高架保证了较高的旅速,使其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BRT。
在BRT开通之后的9年时间里,BRT成为厦门市民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借助高架桥模式,厦门BRT成为连接岛内外,缩短行程时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其他城市,地铁沿线的房价较高;而在当初的厦门,BRT沿线的房价才是黄金楼阁;
全程拥有独立路权的BRT,多段采用高架桥模式,让厦门BRT真正诠释“快速”的定义,这是厦门BRT与其他城市BRT最为不同之处,也是厦门BRT获得成功的关键。
高架桥的构想提出之时,专家和民间也存在不同的争议。其中,反对者认为高架桥造价昂贵,在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上可谓是“无底洞”,且最终只能通过涨价的方式回收资金,进而可能会造成BRT无人问津;也有人认为高架桥将厦门岛内的地理格局一分为二,从高处看,犹如横亘在海岛中央的一道“伤疤”,破坏了厦门岛内整体的美感,进而可能影响厦门旅游的发展。
然而,BRT给厦门市民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后续逐步展现,而所谓的“反对者言论”也并没有在现实中产生。相反,在高架桥上行驶,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极佳的观景体验,厦门现代高楼、绝美的街边景色和闽南风情一览无余,极大地提升游客对厦门的美好印象,进一步带动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2017年,厦门一号线地铁正式开通,在随后的5年时间内,厦门又新增2条地铁线。
随着地铁的开通,BRT已不再是厦门市民出行的首选,但BRT带给厦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的美好感受,依然不容忽视。即使未来厦门全面进入“地铁时代”,厦门BRT也能持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BRT与地铁并行的快速交通轨道系统,成为厦门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