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的健康管理秘籍
高龄产妇的健康管理秘籍
什么是高龄产妇?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将分娩年龄≥35岁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此时期的孕产妇称之为高龄孕产妇(advanced maternal age,AMA)。数据显示,全球孕妇平均年龄持续上升,引起了人们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关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孕妇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即使在没有其他合并症的健康人群中也是如此。
孕前准备:打好基础是关键
全面体检和遗传咨询:计划怀孕前3个月,要到医院做孕前检查。除了常规的身体健康检查,高龄女性还要做卵巢功能评估,因此最好在月经来潮第2~4天到医院就诊。如果备孕女性有反复流产、畸胎等病史,还应进行遗传咨询,遵医嘱接受相应检查。例如,夫妻双方还需要完善流产病因的筛查,如双方染色体检查、女方免疫相关检查、男方精子DNA碎片率检测等。
营养补充:备孕的高龄女性更要注意均衡营养: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剂,常吃富含铁的食物;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规律食用碘盐,每周摄入1次富含碘的食物(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遵内分泌科医嘱);戒烟、戒酒。
慢性病管理:现代社会压力较大,尤其高龄女性可能罹患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必须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积极管理这些疾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确保疾病得到良好控制,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降低妊娠及分娩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避免过于紧张、焦虑;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瑜伽、跑步、游泳等,保持健康的体态。
孕期管理:定期产检是保障
定期产检:对高龄孕妇来说,定期的产检尤为重要。定期产检不仅可以及时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如出现先兆流产、发育迟缓等情况也可及时进行干预。
特殊检查:
- 孕(11-13)+6周的超声筛查NT、鼻骨是否缺失
- 35-39岁孕妇,需行无创DNA,进行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
- 超过40岁时应该行羊水穿刺或者绒毛穿刺检查
- 妊娠20-26周行系统超声筛查和子宫颈长度的测量
- 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妊娠期高血压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诊断
- 饮食和运动:
- 注意少吃甜食,大龄孕妇更容易发胖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因而要注意控制体重,增加不宜超过12.5kg,主张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少喝甜饮料
- 少提重物,保护子宫,子宫会随着人的年纪而老化,不提重物、不过度劳累、不做剧烈活动,防止有压迫腹部的行为,视腹部隆起的情况开始使用托腹带
产后护理: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恢复:高龄产妇产后恢复较慢,需要充分休息,同时注意营养补充,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健康:深呼吸可以缓解产后的郁闷,孕妇年龄越大,产后抑郁越容易发生,家人应多加安抚,产妇本人也应该放松心情,当感到郁闷、不舒服时,深呼吸调整状态。
定期复查:产后42天需要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特殊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管理重点
35-39岁:需行无创DNA筛查,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注意体重管理。
40岁以上:建议羊水穿刺或绒毛穿刺,加强胎儿监护,妊娠40周可考虑终止妊娠。
45岁以上:风险最高,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管理,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高龄产妇虽然面临更高的妊娠风险,但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仍然可以安全度过孕产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建议所有高龄孕妇都应选择一家固定的医院进行产检和待产,以保证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她们的健康状况和孕产期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预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