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点心白皮酥:酥皮五仁,完胜广式五仁
传统中式点心白皮酥:酥皮五仁,完胜广式五仁
白皮酥是传统中式点心“京八件”之一,以其皮薄且酥、层次分明、不露馅而著称。它考验着制作者的酥皮手艺和包点技巧,是中式点心中的经典之作。
像戏曲之于流行乐曲,传统中式点心在西式甜点面前就成过了时的玩意儿,姑娘们都去学习马卡龙了。中国制造的魅力在哪里?今天作个中式甜品“白皮酥”,和西式甜点PK下,比起提拉米苏也不差,是吧?
食材清单
- 中筋粉:150g
- 低筋粉:120g
- 白油:85g
- 豆馅:280g
- 白糖:10g
- 水:70ml
- 食用色素:适量
制作步骤
准备食材。中筋粉:150g,白糖:10g,水:70ml,低筋粉:120g,白油:85g,豆馅:280g ,食用色素:适量。
制作水油皮面:取中筋粉,糖,水和白油25g,和成面团。制作油酥面:取低筋粉,白油60g,和成面团。揉光后放在盆中,盖上保鲜膜醒制20分钟。
制作豆沙馅芯。每个馅芯重量是35g,团成圆球待用。
分割面团:将醒制好的水油面分成30g/个的剂子。将油酥面分成20g/个的剂子。作好后要盖上保鲜膜,防止表皮变干。
包油酥:取一块水油面剂子,按成薄片,将油酥包在其中。
包好后,收拢尾部,稍作整理。如此法包好全部剂子。
擀成牛舌状:取一个包好的剂子,擀成牛舌状的面片。
第一次卷制:将面片从上向下卷,卷得尽量紧实些。
松弛10分钟:卷成小棒。如此法卷好全部小棒。作好后要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第二次擀制:取一个小棒,把有接口的一面向上,纵向放在面板上。
擀成长条:继续擀成牛舌状面片,这次擀的要稍长一些。
第二次卷制:将面片从上向下卷,卷得尽量紧实些。
再次松弛:卷成小棒。如此法卷好全部小棒。作好后要盖上保鲜膜,继续松弛10分钟。
整形:取一个小棒按扁,把有接口的一面向上,将两端向中间裹,裹成一个圆球剂子。
包入馅料:按扁剂子,擀成周围稍薄中间稍厚的面片,把馅芯放在面皮中心。
收口:包好馅芯。包好后,收拢尾部,稍作整理。
按压与装饰:包好的点心胚正面向上放在面板上,轻轻按一下,使其表面平坦。在表面按上沾有食用色素的印章。烤箱预热后,放入点心胚。上、下火180度20分钟。视情况在烤制后期,避免表面上色过重,可加盖锡纸。
- 成品展示:成功的白皮酥,表皮层数多,且薄如蝉翼。
- 口感特点:成功的白皮酥,馅芯位置正,口感暄软,入口即化。
- 文化背景:白皮酥是传统中式点心京八件之一。
工艺特点:皮薄且酥,考验酥皮的手艺。
制作要点:多层不黏,且不露馅,对包点心的手法,烘焙火候都要极其精确。
- 诗句描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 对比西式甜点:和西式甜点PK,能不能胜出呢?
烹饪技巧
- 如果没有着色印章,可以用筷子蘸上适量色素在点心胚上点上红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