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成全球第七大奢侈品市场,MZ世代消费占比超40%
韩国成全球第七大奢侈品市场,MZ世代消费占比超40%
韩国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掀起了一股炫富风潮,从名牌包包到限量版汽车,从奢侈品到二手交易市场,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韩国年轻人追求名牌和炫耀财富的心理和社会背景,以及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
韩国新世代的炫富
Open Run(오픈 런)
韩国有个单词叫做「Open Run(오픈 런)」,意思便是百货公司一开门,就冲进去抢货。而从前几年开始,韩国掀起了前所未见的名牌扫货热潮,只要大型品牌出炉限量新品,都能看到旗舰店或百货公司门口,有许多人彻夜排队,只为抢得限量号码牌。
甚至也有些人会请人代排,平均日薪也高达₩100,000(约台币2,500),如果有买到东西,更还会有额外补贴,日薪也会加倍涨。
根据全球市场调查企业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透露,之前全球的名牌市场销售额减少了约19%,但韩国却逆势成长,上升至125.420亿美元的规模。而在2021年,韩国也超越了世界最大名牌市场之一的德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七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MZ世代是什么?
正因为被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10代至30代),正逢大环境消费力上升的此刻,被称为「MZ世代」。这些年轻族群,对名牌的消费量大幅增加,也是创下韩国名品市场巨幅成长的一大功臣。
根据韩国乐天百货公司调查,20代、30代的名牌销售额比例,在2018年为38.2%、2019年为41.4%,并在2020年成长至44.9%,可说相当惊人;而新世界百货公司针对同一族群的调查显示,销售额更超过了全体的一半。
MZ世代的消费方式
过去,进口韩国的名牌车销售量大约落在27万台,市占率约16%,并不是非常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买这种进口车的年龄层多数落在30代,而加入20代消费者的比率,更高达了40%左右。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名牌消费观念,也逐渐影响到多数仍就学中的10代青年。
大家有听过BTS有首歌,叫做〈Spine Breaker〉吗?这个单字大概是十年前出现,当时韩国的青少年,流行在冬天身穿价值约50万(约台币12,000)的Northface羽绒衣,而许多父母为了满足儿女需求,做工做到腰骨都断了。
十年前就这样,十年后的此刻更是严重。许多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看到身边家境富裕的朋友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动辄就想买价值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名牌。
根据韩国制服品牌「SMART学生服(스마트학생복)」,针对国高中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6.4%的人表示「曾买过名牌」;另外,打工天国(알바천국)也针对10代、20代年轻人调查,其中有33.6%的人有计划用中秋节收到的零用钱,购买名牌。
这些MZ世代绝大多数经济状况,都不太容许自己的购物欲能无限膨胀。
学生除了向父母伸手,或从每个礼拜拿到的零用钱中省吃俭用,多数人会选择打工好几个月,只为了购入一个好看的名牌。
20代起步入社会的状况也差不多,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韩国,许多人即使找到工作,也大多是派遣职或一年、两年制的契约职,要跻身大企业领取高薪,更得在学生时代付出比其他人多的努力才有办法达成。
为何MZ世代要追求名牌?
韩国的MZ世代为何要拼命追求名牌等身外之物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FLEX文化、房价上涨而有的YOLO心态。
FLEX(플렉스)是指炫耀自身成功、财富的一种新世代文化,原本是嘻哈用语,但也慢慢成为韩国人生活中常见的单字。透过购入自己平日买不起的商品,让它配戴在自己身上,增加自身价值,这种作法就称为「FLEX」。
其实FLEX换一种话来说就是「炫耀」,MZ世代透过这种炫耀心态,疯狂购入名牌、贴上SNS以寻求认同与炫耀而有的骄傲感。在Instagram搜寻「FLEX(플렉스)」,就会发现上头的贴文真的超乎大家想像,有多达37万个以上贴文都是在「炫耀自己的生活」。
若是在Youtube搜寻「名牌开箱」等字眼,也会发现许多才10代、20代的Youtuber与KOL,花费数百、数千万韩元购入名牌,同时开箱、评论,吸引众人目光。
虽然对这些KOL来说,大多数都是因为点阅率而想出此招,吸引爱好炫耀、名牌的受众点击,或是接到工作,要进行商品露出与行销,但或多或少,他们本身在个人设定的立场上,很容易给那些年轻人有种「购入名品贴上网路炫耀就是潮」,或是「买到名牌就能让身分变高贵」等错误观念。
韩国现时时代背景
但刚刚提到的FLEX文化是无中生有的吗?其实不然,或多或少也和韩国现时的大环境有关。由于房价持续飙涨,普通年轻人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凭己之力,于首尔地区购入自己的房子。在买不起房、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YOLO文化于焉而生。
YOLO就是「You Only Live Once」的简写,意思是不为未来与他人牺牲,只重视当下与自己的幸福,有点类似于台湾人常说的「小确幸」。
虽然YOLO文化已早在几年前于韩国发扬光大,但也有人认为韩国MZ世代对于名品消费、炫耀财富的作法,有很大一部分起因就是来自于YOLO文化。
即使再努力工作、再努力存钱,韩国年轻人基本上也无法在首尔与邻近京畿道城市买起自己的房子。
当身为MZ世代的10代至30代年轻人,意识到这件事已成定局,像当年父母那样「只要存钱就能买房子」的心态崩解后,对于宣泄的渴望,就会转移到其他「至少买得起」的名品上。
根据韩国统计部发表的2019年韩国平均收入结果显示,20代年轻人平均月收入为₩2,210,000(约台币55,000)、30代则为₩3,350,000(约台币83,750)、40代为₩3,570,000(约台币89,250),对比首尔房价中位数高达9亿韩元(约台币2,250万),几乎不可能买得起房子。
新兴的韩国二手市场
近年来,韩国二手交易市场兴起,出现了许多二手交易网站与APP。上架的商品,也出现越来越多奢侈品。
这种现象也和MZ世代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想法有关,买完名牌衣服、包包的年轻人,享受过「曾经拥有」的炫耀快感后,都会再丢去二手市场,或多或少补贴自己再买新的名牌。而这些奢侈品基本上和日常二手用品不同,不太容易跌价,如果是限量版名品,即使是二手也有机会卖得比原价便宜呢。
炫富世代造成的问题
炫富世代造成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10代青少年,同侪之间容易互相比较,甚至会以有无名牌作为等级划分。
简单来说,若是心智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深陷炫耀的快感里,很容易会因为「我有名品、你没有」或是「你有名品,但我为何没有」而产生优越感,或是同侪之间的疏离与霸凌,甚至演变成家庭纷争。次者,若是年龄稍长,有固定职业的MZ世代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消费两极化」。
富裕阶层买高单价商品没有问题,但当低收入阶层想要拥有那种「买下精品」的快感,就必须得存上好几个月的钱,一些必要的日常开销可能都会省去。
虽然看似影响不大,不就是省吃俭用吗?但放长远来看,当大众普遍为了购买高单价商品而减少一般消费,虽然人均消费看似增长,但对经济层面来说,长久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韩国新一代的价值观念已经与上一个世代变得截然不同,并不是要批判买东西犒赏自己的心态,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正式面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别一味被物欲、炫耀欲,或是受他人影响的扭曲心态牵著鼻子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