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圣经山:全真派发源地,存《道德经》最大石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4: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圣经山:全真派发源地,存《道德经》最大石刻

圣经山,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是昆嵛山的支脉,主峰海拔385米。这座看似普通的山峰,却因丰富的道教文化和独特的摩崖石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海上仙山之祖”和全真派发祥地。

01

全真派发祥地的历史渊源

圣经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更是全真派的诞生地。金大定七年(1167年),陕西道士王重阳来到圣经山,先后收“七真”(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王玉阳、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创建了全真派,留下众多道教遗迹遗存。至今,圣经山还遗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众仙坟、朝阳洞、老君庙、龙王庙、山神庙、东华宫、东华洞、玉皇阁、天门、卧仙石等众多道教遗迹。

每年5月20日至22日,圣经山都会举办昆嵛山会,集民间艺术表演、书法研修等活动于一体,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全真派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02

独特的摩崖石刻艺术

圣经山最著名的摩崖石刻当属《太上老子道德经》。这块巨大的石刻位于山顶,整石东西横陈,当地有称“月牙石”。石面东西内抱呈弧形(月牙形),表面经打磨光滑后刻经,该石朝南的立面与地面水平之间并非90°垂直关系,而略呈俯身之势,实测其主面角度约76.4°,即相对俯角约为13.6°。整个磨面沿巨石之形从南面向西北面自然延伸,测得各处俯角约10~20°不等。巨石正面高约5.5米,长约17米,磨面的总面积约93.5平方米。随石面凹凸起伏,楷书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约5700余字,起始主标题“太上老子道德经”、中部“老子德经卷下”和经末“老子德经卷终”三处字径约17厘米,正文部分字径约10厘米,部分已风化漫漶不清,大部尚可辨识。刻经书法为颜体特征。

除了《道德经》石刻,圣经山上还有多处珍贵的石刻:

  • “圣经山”摩崖石刻:位于圣经山山巅,石刻高约3米、长4.5米,阳面阴刻“圣经山”三个大字,字径约50厘米,大字下阴刻小字200余个。
  • “洞天”石刻:位于圣经山阳坡近山顶处,刻在朝阳洞西南方一块朝向西南、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大石块上,楷书,字宽0.8米,高约1米。
  • “福地”石刻:位于圣经山近山顶、“洞天”石刻西约30米处,面积约2平方米,楷书,单个字体宽1.4米,高1.2米。
03

文化价值与旅游意义

圣经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优美的山峰,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名山。它见证了道教全真派由发展到壮大的历史,为研究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元代的文化艺术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游客来说,圣经山不仅是一个登山赏景的好去处,更是一个了解中国道教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精湛,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圣经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夏季避暑和秋季赏景的理想目的地。无论是登山徒步还是文化探索,都能为游客提供难忘的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