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脱酰胺化影响抗体药效,复旦团队发现P17多肽提升稳定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3: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脱酰胺化影响抗体药效,复旦团队发现P17多肽提升稳定性

抗体药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癌症治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控制,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然而,抗体药物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脱酰胺化作为影响抗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脱酰胺化的机制、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以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01

脱酰胺化的化学机制

脱酰胺化是一种非酶促的化学修饰过程,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天冬酰胺(Asn)残基上。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天冬酰胺的酰胺基团会发生水解,形成异天冬氨酸(isoAsp)或天冬氨酸(Asp),这一过程被称为脱酰胺化。对于抗体药物而言,这种化学修饰可能导致其三维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02

影响脱酰胺化的因素

脱酰胺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pH值和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pH值: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脱酰胺化反应的速率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在pH值低于5或高于8的条件下,天冬酰胺的酰胺基团更容易发生水解。因此,在抗体药物的制备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通常将其维持在5-7之间。

  •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加速脱酰胺化反应。研究表明,每升高10℃,脱酰胺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大约增加2-3倍。因此,低温储存是保持抗体药物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除了pH值和温度,其他因素如离子强度、缓冲液种类等也会对脱酰胺化产生影响。例如,磷酸盐缓冲液可以促进脱酰胺化反应,而Tris缓冲液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3

脱酰胺化的检测方法

为了监控抗体药物的稳定性,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来定量分析脱酰胺化程度。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可以分离出脱酰胺化的抗体,从而定量分析其含量。

  • 质谱法(MS):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准确识别和定量脱酰胺化位点。特别是串联质谱(MS/MS)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肽段序列信息,帮助研究人员定位脱酰胺化的具体位置。

  • 电泳法:等电聚焦电泳(IEF)可以依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差异来检测脱酰胺化,因为脱酰胺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电荷分布。

04

控制脱酰胺化的策略

为了提高抗体药物的稳定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优化培养条件:通过调整细胞培养的pH值、温度和缓冲液组成,可以降低脱酰胺化的发生。例如,使用Tris缓冲液替代磷酸盐缓冲液,可以有效抑制脱酰胺化反应。

  • 改变氨基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可以将易发生脱酰胺化的天冬酰胺残基替换为其他氨基酸,或者在其周围引入稳定结构的氨基酸,从而提高抗体的稳定性。

  • 使用添加剂:某些化学物质如甘氨酸、精氨酸等可以抑制脱酰胺化反应。在抗体药物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这些物质,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

  • 优化储存条件:低温储存和控制储存环境的pH值是防止脱酰胺化的有效措施。此外,避免反复冻融也是保持抗体稳定性的关键。

05

案例研究:复旦大学与上海药物所的合作突破

复旦大学王勇翔副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罗成课题组陈示洁副研究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大肠杆菌表达的单链抗体溶解度和稳定性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P17多肽标签,能够显著提高单链抗体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这一发现不仅为抗体药物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并被选为该杂志的精选论文。研究团队通过将P17多肽融合到单链抗体的N端或C端,成功提高了4种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Shuffle菌株中的溶解度。更重要的是,P17多肽不会干扰单链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而能提高其亲和力。这一发现为抗体药物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总结而言,脱酰胺化是影响抗体药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改变氨基酸序列、使用添加剂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脱酰胺化,从而提高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复旦大学与上海药物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有望推动抗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