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解读成都常住人口变化
三个维度解读成都常住人口变化
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2140.3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13.5万人。这一人口增长数据背后,反映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哪些变化?本文从人口构成、增长表现及未来趋势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位于新都区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供图
A 立足当下看构成:城市新区表现亮眼
在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成都市常住人口数据中,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和新都区人口增长最为显著,分别增加3.07万人、2.49万人和1.56万人。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钢指出,人口向这些区域聚集,主要源于经济活跃度和人才政策的双重驱动。以成都高新区为例,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1.2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市比重达14.5%。同时,该区新增企业3.8万户,同比增长5.0%,占全市新增总量的13.2%,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就业基础。
四川天府新区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近年人口吸引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区已吸引“高精尖缺”人才落户19.1万人,居成都首位。
新都区的表现同样亮眼。过去十年,该区常住人口从100.3万人增至159.29万人,增幅达58.99万人,居全市第一。这得益于该区在航空、轨道交通、食品饮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航空业和轨道交通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增速均超17%。
B 纵横对比看表现:成都依然具备较强人才吸纳能力
从纵向对比来看,成都人口增长呈现放缓趋势。2021—2023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24.5万人、7.6万人和13.5万人,与此前每年超50万人的增长幅度相比明显收窄。这一变化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省内人口外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在横向比较中,成都依然展现出较强的人才吸纳能力。在4座常住人口超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中,成都近几年常住人口增幅最大。尽管与合肥、杭州等城市相比,成都人口增幅并非最高,但其排名依然靠前。这表明,成都凭借其产业活力、城市环境和文化魅力,持续吸引着人才流入。
C 放眼未来看走向:应更多追求人口质量红利
面对人口增量整体降档减速的背景,成都近期调整了户籍迁入和居住证积分政策,放宽大专学历人才落户限制,并取消了部分区域的积分入户要求。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
专家建议,在人口数量红利时代远去的背景下,成都应更加注重人口质量红利的开发。随着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凸显。成都应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本文原文来自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