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标准: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关键区别及购房提醒
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标准: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关键区别及购房提醒
2024年8月,住建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改革任务,强调要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购房者在选购房产时更需要擦亮眼睛,尤其是要认清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的本质区别。
什么是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
大产权房是指拥有完整产权的住宅,其产权证明文件由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具有明确的产权年限(一般为70年),业主享有完全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大产权房可以进行正常的买卖、抵押和继承,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住宅类型。
相比之下,小产权房的产权性质较为复杂。小产权房通常指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其产权证明并非由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而是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出具。这类房产的产权不完整,法律地位不明确,在交易、抵押和继承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和风险。
购买小产权房有哪些风险?
法律风险:小产权房只具备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但不具备法律性质。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小产权房无效,购房人的权益难以维护。
政策风险:如果购买的是在建项目,遇上相关部门整顿小产权房,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停建甚至被强拆。购房人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时索回房款的境地。
过户风险:小产权房得不到法律认可和保护,无法办理合法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对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很大影响。
办证风险:小产权房不能取得合法的土地证和产权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拆迁时被拆迁房屋须提供合法的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作为补偿的依据。
财务风险:如果买卖双方出现交易纠纷,法院针对数额比较大的借款,买方有借款取证责任,法律不会支持这样的债权关系。
如何辨别大产权房?
购买大产权房时,一定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
国有土地使用证:明确了楼盘土地使用的终止日期,可以推算土地使用年限。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表明该地块开发商具有合法的规划权利,证书上应有小区规划的“四至”范围。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在国有土地上搭建建筑的合法凭证。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是开发商进行房产交易的合法凭证之一。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期房项目开发商必须取得此证才能销售楼盘。
购房建议
谨慎选择:在购房前一定要仔细了解房屋的产权性质,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
查验“五证”: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上述“五证”,尤其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合同签订:签订购房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资金安全:购房款一定要打入监管账户,防止开发商挪用资金。
法律咨询:如有条件,建议在购房前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远离小产权房:虽然小产权房价格可能相对较低,但考虑到其存在的诸多风险,建议购房者谨慎对待,尽量选择购买大产权房。
总之,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的主要区别在于产权的完整性和法律地位的明确性。购房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应充分了解这两种房产类型的特点和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选择合法合规的大产权房,才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