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惹的“麻”烦,可以试试这六个穴位
糖尿病惹的“麻”烦,可以试试这六个穴位
近日,有20年糖尿病史的李阿婆频频出现了上肢麻木、刺痛,甚至手指关节屈伸不利。起初李阿婆担心自己“中风”,后来求诊于医院中医科。
接诊医生结合李阿婆糖尿病病程和肢体麻木、刺痛、发凉的症状及肌电图结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也会引起麻木?”从来没听说过....
据医生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引起身体麻木。麻木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刺痛、麻木等。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损伤和神经元代谢紊乱,进一步引发四肢神经病变,从而产生麻木、疼痛等症状。糖尿病导致的麻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医生为了缓解糖尿病导致的麻木,结合李阿婆的病情为她开展了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6个具有缓解作用的穴位
合谷穴:位于食指和拇指之间,即虎口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可缓解头面部疼痛、口干、鼻衄等症状。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可缓解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可缓解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可缓解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胫骨前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可缓解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足趾屈曲时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可缓解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缓解症状的效果
通过按摩这6个穴位,可以缓解糖尿病导致的麻木症状。其作用机理如下:
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四肢末端供血不足的情况,从而缓解麻木症状。
舒缓肌肉紧张:通过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疼痛和不适感,从而缓解麻木症状。
调节神经系统:按摩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从而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症状。
改善内分泌系统:按摩可以刺激内分泌系统,调节内分泌平衡,从而减轻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缓解麻木症状。
实际操作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10分钟,每天1-2次。若能配合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使用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按摩6穴位缓解糖尿病导致的麻木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
坚持按摩:每天坚持按摩相应的穴位,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适度按摩: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伤或疼痛。
配合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个人卫生:按摩前要清洁双手和相应穴位周围的皮肤,避免感染。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缓解糖尿病导致的麻木症状。
注意事项
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和幼儿应避免自行按摩,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皮肤破损、感染或患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按摩治疗。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重进行按摩治疗。
按摩时应注意保暖和姿势舒适,避免受凉和姿势不当导致的不适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