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布:技工院校招生新模式,135万招生计划释放哪些信号?
人社部发布:技工院校招生新模式,135万招生计划释放哪些信号?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技工院校计划招生135万人,进一步扩大招生对象范围,放宽年龄限制,并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培养。这一系列新举措标志着技工院校招生模式的重大转变,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招生对象全面扩大
根据通知要求,技工院校将面向更广泛的群体招生。除了传统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外,还将重点招收脱贫人口、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技工院校还取消了年龄限制,为有技能提升需求的社会人员敞开大门。
学制设置灵活多样
技工院校的学制安排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全日制教育方面,中级技工班学制为3年(初中起点)或2年(高中起点),高级技工班则为5年(初中起点)或2-3年(中职或高中起点),预备技师班学制为4年(中职或高中起点)或2年(大专及以上起点)。此外,非全日制学制一般为2年,为在职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录取方式多元创新
录取方式分为志愿录取和报名录取两种。应届初中毕业生可通过统一平台完成志愿录取,其他符合条件的学生则可通过直接报名的方式参与录取。值得一提的是,技工院校还将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培养班或企业冠名班招生,实现招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资助政策完善有力
为确保经济困难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学业,国家提供了免学费、助学金和奖学金等多种资助方式。据统计,2024年全国技工院校计划招生135万人,这一数字背后是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技工院校将与企业深度合作,开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社会亟需紧缺专业。通过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全国技工院校已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就业前景广阔向好
近年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达到2倍以上。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例,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8.5%以上,平均1个毕业生有5个岗位可供选择。每年有超25%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国家重点企业就业。
未来展望:打造技能强国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有志青年选择技工教育,为实现技能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