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气神”理论:生命之本与健康之钥
中医“精气神”理论:生命之本与健康之钥
在中医理论中,“精、气、神”被视为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本文将详细探讨“精、气、神”的医学含义及其对人体健康和命运的影响。
精、气、神三者的医学含义
(一) 精的医学含意
“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来自于父母,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后天之精,即脏腑之精,从饮食化生之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二) 气的医学含意
“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气不仅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含义还包括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所以气就是正在发挥特定功能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括。人体的吐纳、水谷代谢、营养输布、血液运行、津液濡润及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三) 神的医学含意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神亦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表现。所以中医在治病时,会观察病人的“神”,是否有神气,判断预后是否良好,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泛指精气之活力。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形态功能变化活力,如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均有一套组织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运作。狭义的调神,即是指调节心理的活动。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以中医学而言,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生命的体现是“神”的活动。所以精充足,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就少。反之,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疾病的顺逆,都可从这三方面考虑。因此古人云,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其理由的,因为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所以精、气、神是人身命存亡的根本。
李淳廉博士反馈:
精气神当中“神”是可以靠后天的读书、修为、气度、格局来养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神养最重要。也就是医学养病、哲学养心的核心。
以上内容摘自【汉方芳疗经络健康管理师证照课】优秀学员刘O吟【中医学基础理论-气血津液(一)】3-6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