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文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3: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文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11月30日晚,海南文昌东南沿海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被灯光照亮,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喷射着烈焰,拔地而起,直指苍穹。这一幕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也开启了文昌这座滨海小城的全新篇章。

01

从荒芜之地到商业航天“母港”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始于2022年7月,选址在一片椰林和鱼塘交错的荒地上。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纬19度的低纬度位置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提高火箭运载能力;濒临南海,火箭残骸落区主要在海上,安全性高;海运便利,解决了大型火箭的运输难题。

然而,从一片荒地到具备发射能力的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商发)董事长杨天梁回忆起第一次到工地时的情景:“一条伸向海边椰林的土路、一处围挡、一台打桩机、十几个工人,其他什么也没有。”

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前提下,建设团队边学边干,从全国各地调集近400名航天技术人才,通过“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快速提升队伍能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号工位和二号工位相继竣工,加注供气系统、110kV商业航天站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

02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不仅是一项航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一个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1月2日,文昌国际航天城举行5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约25.3亿元,涵盖卫星控制系统制造中心、卫星载荷系统制造中心等多个产业平台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商业卫星制造的产能和效率,助力构建完整的卫星制造和应用产业链条。

航天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初步形成以火箭院、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天院为链主的“三链”产业生态。2023年,我国共实施26次商业航天发射,占全年航天发射总量的39%,其中许多任务都在文昌完成。预计到2024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实现常态化发射,两个发射工位设计年发射能力共32次,形成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

航天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人才聚集。文昌国际航天城吸引了大量航天技术人才和相关企业入驻,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海南自贸港的优惠政策也为人才引进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展望未来:打造国际商业航天胜地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只是开始,未来这里将承担更多重要任务。2024年9月计划发射的“海哨一号”雷达卫星,将填补国际上民用超低轨合成孔径雷达的空白。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党委副书记郭强表示,发射场将为商业卫星组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射服务,每年至少要具备几十发到上百发的发射能力。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能力,也为文昌乃至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成功运行,文昌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