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饶毅团队揭秘:脸盲背后的遗传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饶毅团队揭秘:脸盲背后的遗传密码

引用
2
来源
1.
https://www.cimrbj.ac.cn/content/2c974d058e133344018e8ea99720007f.html
2.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photo/content-17376.html

2024年3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饶毅团队在《Genetics》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MCTP2基因突变与脸盲症(先天性面孔失认症)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人类高级视觉社会认知的理解,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01

17年研究,6000多位被试者

这项研究始于2007年,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个家系的深入调查,最终在一个包含18位脸盲症患者的大家系中发现了关键线索。研究共纳入了6589名被试者,其中详细分析了14位携带MCTP2基因移码突变S80fs的个体,并与19位非携带者进行对比。此外,研究还涉及6个家庭,共计10位成员。

02

MCTP2基因:关键的遗传密码

研究发现,MCTP2基因编码一个在脑内表达的钙结合跨膜蛋白。这一基因的突变与脸盲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进一步证实,MCTP2突变的患者在右侧纺锤体脸识别区域的重复抑制功能出现减低,这与个体脸识别障碍直接相关。

03

突破性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这是首次揭示与人类高级视觉社会认知直接相关的基因。其次,它为理解脸盲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脸盲症,即面孔失认症,是一种影响面部识别能力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识别熟悉面孔,这给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04

脸盲症:比想象中更普遍

脸盲症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普遍。根据2023年发表在《Cortex》期刊上的研究,约有1%-5%的成年人患有此症。脸盲症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可能由遗传、脑部损伤、中风、脑炎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目前,一些干预措施如催产素喷剂和电脑训练等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症状。

饶毅团队的这一发现,不仅为脸盲症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也展示了遗传学在揭示人类复杂认知功能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一突破性进展提醒我们,基础科学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自身、推动医学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