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团队揭秘:脸盲背后的遗传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饶毅团队揭秘:脸盲背后的遗传密码
引用
2
来源
1.
https://www.cimrbj.ac.cn/content/2c974d058e133344018e8ea99720007f.html
2.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photo/content-17376.html
2024年3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饶毅团队在《Genetics》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MCTP2基因突变与脸盲症(先天性面孔失认症)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人类高级视觉社会认知的理解,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01
17年研究,6000多位被试者
这项研究始于2007年,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个家系的深入调查,最终在一个包含18位脸盲症患者的大家系中发现了关键线索。研究共纳入了6589名被试者,其中详细分析了14位携带MCTP2基因移码突变S80fs的个体,并与19位非携带者进行对比。此外,研究还涉及6个家庭,共计10位成员。
02
MCTP2基因:关键的遗传密码
研究发现,MCTP2基因编码一个在脑内表达的钙结合跨膜蛋白。这一基因的突变与脸盲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进一步证实,MCTP2突变的患者在右侧纺锤体脸识别区域的重复抑制功能出现减低,这与个体脸识别障碍直接相关。
03
突破性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这是首次揭示与人类高级视觉社会认知直接相关的基因。其次,它为理解脸盲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脸盲症,即面孔失认症,是一种影响面部识别能力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识别熟悉面孔,这给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04
脸盲症:比想象中更普遍
脸盲症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普遍。根据2023年发表在《Cortex》期刊上的研究,约有1%-5%的成年人患有此症。脸盲症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可能由遗传、脑部损伤、中风、脑炎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目前,一些干预措施如催产素喷剂和电脑训练等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症状。
饶毅团队的这一发现,不仅为脸盲症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也展示了遗传学在揭示人类复杂认知功能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一突破性进展提醒我们,基础科学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自身、推动医学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藏药和茶多酚:降尿酸的秘密武器
抗高尿酸血症新药研发大揭秘:从URAT1抑制剂到mRNA疗法
春节必备:对联游戏让聚会更有趣味
妙笔生花:春节对联创作指南
寒假亲子互动:跟着溧阳上兴中心幼儿园学写对联
美国大学选课攻略:辅修还是双学位?
主力资金净流入有着怎样的意义?这种意义在股市中有何体现?
古罗马数字里的神秘18:ⅩⅧ
集智俱乐部AGI读书会:跨学科研讨通用智能未来
2025年AGI能否实现?专家预测与技术挑战分析
《哪吒2》里的东海龙王:权力与亲情的挣扎
东海龙王敖广:从神话到文化符号
福清石竹山自驾游:4A级景区的自然与文化之旅
自驾游前必看:你的车准备好了吗?
洛杉矶到圣地亚哥自驾游必打卡景点!
辅修专业助你职场C位出道!
女生辅修计算机,这些专业最吃香!
《复仇者联盟6:秘密战争》最新消息大揭秘!
“老有所养 安享晚年” 老年人权益保护指南
如何选择优秀律师?从排行榜看律师的优秀标准
如何在律师事务所找到专业律师
秋冬养生必备:黑豆莲藕汤的功效与制作详解
秋冬养生必备:黑豆莲子红枣汤的功效与制作指南
量子计算机距广泛应用还远吗?
冠心病,如何防范,你关心“它”了吗?
探寻毕节美景,感受黔西文化魅力
无棣古城&中海公园:滨海市周末打卡胜地
捕捉滨海湾大桥最美瞬间:摄影指南
《滨海客家》首发:深圳450年历史揭秘
滨海市必打卡:国家海洋博物馆 &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