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结直肠息肉:早期筛查有多重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5: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结直肠息肉:早期筛查有多重要?

结直肠息肉是肠道健康的一大隐患,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研究表明,50%-70%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腺瘤性息肉逐步发展而来。因此,早期发现和处理结直肠息肉对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01

从息肉到癌症:一个缓慢但危险的过程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黏膜表面的异常增生组织,可以单发或多发。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等。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癌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变率。

  • 管状腺瘤:最常见,占腺瘤的80%,癌变几率约10%
  • 绒毛管状腺瘤:癌变率约11.9%-22.5%
  • 绒毛状腺瘤:占腺瘤的10%左右,癌变几率高达30%-50%
  • 锯齿状腺瘤:癌变率约10%

息肉的大小也与其癌变风险密切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癌变风险小于2%,而直径大于3厘米的腺瘤癌变率超过40%。

腺瘤性息肉发展为癌症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息肉会经历“正常黏膜上皮增生/息肉-腺瘤-早期癌-进展期癌”的演变。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处理息肉,就能有效阻止其向癌症发展。

02

如何及早发现结直肠息肉?

目前,结直肠息肉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

  1. 结肠镜检查: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息肉并取样活检。对于直径在6-9毫米的息肉,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是首选技术。

  2. 粪便DNA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DNA标记物来筛查早期病变,适用于不愿接受侵入性检查的人群。

  3. CT结肠成像:无创检查,适用于无法耐受肠镜的情况。

  4. 肛门指诊:简单易行,用于初步排查。

  5. 钡剂灌肠造影:通过X光显示大肠内部结构,但准确性不如结肠镜。

03

谁需要特别警惕?

以下人群属于结直肠息肉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 年龄大于45岁的所有无症状人群
  • 年龄大于40岁且有持续2周以上结直肠相关症状的人群
  •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 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 长期服用含蒽醌类导泻剂的人群
  • 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或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 结直肠腺瘤或息肉切除术后的人群
  • 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且年龄大于20岁的人群
04

内镜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息肉的检出率和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提升。高清晰度白光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NBI)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内镜医生发现息肉的能力,并帮助鉴别息肉的良恶性。

内镜下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主要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技术包括:

  • 息肉钳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息肉
  • 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直径在6-9毫米息肉的首选技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完全切除结直肠息肉和预防结直肠癌。这些技术具有痛苦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05

重视筛查,预防胜于治疗

结直肠息肉的早期筛查和治疗对于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即使发现息肉也不必过分恐慌,及时处理可以最大程度预防癌变。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结直肠息肉的关键: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
  •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 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 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者

通过科学的筛查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守护肠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