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入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中国能建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入选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
此次典型案例评选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共选出23个典型案例,旨在发掘总结并交流推广各地能源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实践支撑,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在理论方法、技术装备、运行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性,已取得良好的实际成效,在各领域具有较强代表性,能够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城市(乡镇)能源增绿减碳类、能源产业链碳减排类、用能企业(园区)低碳转型类等四个类别。其中,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主要面向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环节,共入选8个案例,呈现出能源品种多元、供能方式多样的特点,探索了不同领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创新模式,着力推动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是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投资、广东院和山西电建联合体EPC总承包建设,光伏装机容量124兆瓦。项目以光伏能源发电运营实现收益补偿,填补了高速公路领域“交能融合”投资模式的空白,首批于2023年5月并网发电。工程利用服务区、边坡、收费站和互通区匝道等设置了分布式光伏电站,还建设充电桩、智慧路灯、风机、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系统。其中金乡零碳智慧服务区通过“多元清洁能源+智能微网+储能+充换电设施”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100%绿电供应。
作为交能融合领域的引领者、先行者,中国能建在交能融合领域探索了一整套发展思路,拿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实践。
一是推动建立有效的融合发展机制。牵头成立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实现政府、企业、学界的强强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协同,共同破解交能融合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其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发布全国首个《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标准体系》,完成《高速公路路域光伏施工技术指南》等5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发布《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与《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引领和推动交能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零碳机场”能源专项工程
三是进行工程示范与经验推广。除投资建设了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外,中国能建还开展了国家重点项目独库高速公路、平陆运河等一系列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的方案策划,承担了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零碳机场”能源专项工程建设,设计了长江沿线重庆市、湖北省等地港口岸电工程共计二十余个,承接了全国首座液氢油电综合供能服务站勘测、设计及总承包以及崇左、贵港两个多能互补一体化水运建设等项目。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