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破7.32创近期新高,央行多措并举稳定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破7.32创近期新高,央行多措并举稳定汇率
2025年1月1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突破7.3249,创下近期新高。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和普通民众都在热议其背后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汇率走高背后的原因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主要推手是美元指数的强势上行。2024年9月26日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行8.7%,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显著压力。期间,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4.4%、5.1%。
美元走强的背后,是美德利差的持续扩大。9月26日以来,10年期美德利差大幅走阔52bp。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的韧性使得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后置,联邦利率期货隐含的降息预期已由5.7次下修至1.1次。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引发的通胀担忧也推动美债利率上行。
此外,特朗普当选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担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由9月的95快速飙升至12月的1345,政策不确定性加速了资金向美元“避风港”的涌入。
汇率变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人民币贬值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前8个月,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02万亿美元,增长3.7%。其中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4.6%。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出口增长。
然而,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成本则会相应上升。以原油进口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成本,进而可能推高国内成品油价格。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跨境消费和投资上。对于留学生和出境游客来说,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能兑换的外币减少,海外消费成本上升。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则需要重新考虑资产配置策略。有分析指出,只要美元汇率不跌破7.125,存美元的收益就大于存人民币。但实际操作时还需考虑购汇与结汇的费用,因此到期汇率需在7.2以上才能保本。
政策反应与未来展望
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央行迅速做出反应。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释放稳汇率信号。同时,央行还计划在香港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票,这是自2018年以来单只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央票,旨在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从专家观点来看,虽然短期内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但中长期走势仍保持稳定。平安首经团队指出,人民币汇率的“补涨”空间有限,当前水平已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稳定汇率,如发行央票、加强预期管理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已连续9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202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约3200亿美元,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也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语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内受美元走强影响出现贬值,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外汇储备充足、政策工具丰富,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理性看待汇率波动,合理规划跨境消费和投资,是应对汇率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