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首年,线上年货节与旅游过年成消费新热点
春节申遗首年,线上年货节与旅游过年成消费新热点
2025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人们对春节文化的认同感和体验热情空前高涨。从非遗文化体验到冰雪旅游,从线上购物到线下出游,春节的庆祝方式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
线上线下齐欢庆,年货消费新趋势
1月7日,由商务部等六部门共同指导的“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满足群众节日消费需求、传播春节传统文化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外联动,推出“3+N”系列活动。各地各平台围绕春节期间餐饮购物、文娱旅游等消费热点,举办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动。
电商平台的年货节促销活动更是如火如荼。京东数据显示,近一周年货礼盒销量同比增长5.5倍,坚果礼盒、膨化食品礼包等成为热销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继续实施,家电、家居建材、3C数码等商品成为热销的“新年货”。
直播电商平台的年货节战报也颇为亮眼。快手电商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动销商达数同比增长22%,达人分销GMV同比增长59%。抖音电商推出多种促销措施,针对食品生鲜、服饰鞋靴等品类推出专项活动,并特别推出“家乡年货节”全新玩法。
年轻人的春节新玩法:旅游过年成新潮流
当前,“旅游过年”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据调查数据显示,87.5%的受访者表示2024年春节假期有出行计划,自驾游、露营旅游、体验农家乐等平时的旅行习惯延展至春节。但区别于其他节假日,被调查者对春节旅游的描述总是与“全家”“团聚”“一起”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年轻人不再一味追求回家过年,而是让父母家人到自己奋斗和生活的城市体验过年生活,实现家庭的反向团圆。同时,年轻家庭打破就地消费的局限,前往其他城市或异地乡村体验文化年俗,城市青年在年中、年后度假旅游也成为一股潮流。
春节期间,传统和新兴的年俗活动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热点。传统的央视春晚不再是唯一选择,网红春晚、地方卫视的创新节目更受年轻人青睐。河南卫视的系列春晚节目不仅实现了春晚仪式的超越,更链接了青年流量和轻松活泼的舞台创作,热捧网红春晚的行为本身体现了年轻人对新事物的积极接纳。
寻找年味:在陌生中感受熟悉
家乡不再是年轻人“寻年味”的首选,到陌生但热闹的地方寻找熟悉的年味成为年轻人体验春节文化的新追求。一方面,年轻人长期身处外乡,与原生社会的联结大大减弱,他们对本应熟悉的地方充满陌生感,春节返乡的社会再嵌入难度和成本都变高。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精神层面的“年味”要求更高,满足感的阈值也相应上升。
因此,在“乡土弱联结”和“年味高需求”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年轻人有充分的动力出走,去寻找心中的年味。人们要么涌入集镇、菜市场、旧货市场、古镇小巷感受烟火气,回忆旧时光景;要么集中在地方习俗保存完好、文化氛围浓郁的大城市“寻味”,例如北京、广州、成都成为春节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大量外地青年沉浸在买花灯、逛庙会、逛花市、炫美食等活动中,他们用异乡的风土记忆填补了乡愁实感的空缺。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5年的春节,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春节。从非遗文化体验到冰雪旅游,从线上购物到线下出游,春节的庆祝方式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要过年”依然是年轻人的共同诉求。在旅游过年中求新、呈现自我、表达情感、寻获归属和认同,体现出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追求,反映了中国式“文化春节”的魅力与活力。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无论是传统的家庭团聚,还是现代化的线上互动,春节依然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份最柔软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