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重启搜寻:专家锁定南印度洋新区域
马航MH370重启搜寻:专家锁定南印度洋新区域
2024年12月20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原则同意重启对马航MH370航班的搜寻工作。这架在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的波音777客机,至今已失踪超过十年,成为航空史上最神秘的失踪案件之一。
搜寻新进展:锁定南印度洋1.5万平方公里海域
此次重启搜寻工作将由美国海洋探索公司“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负责,搜寻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一片约1.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新区域。这一区域是基于全球六组专家的最新研究数据划定,其中包括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
“海洋无限”公司计划采用其新型船舶“Armada 78”,并配备先进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遥控水面舰艇。这些设备将搭载侧扫声呐、多波束回声测深仪、海底剖面仪等尖端设备,大幅提高深海搜索的速度和效率。
专家揭秘:新搜寻区域如何确定?
参与确定新搜寻区域的专家透露,此次方案的制定基于多个研究团队的分析结果。其中,法国专家帕特里克·布莱利和让·吕克·马尔尚的计算结果与“海洋无限”的规划区域高度重叠。他们提出,传统的“自由落体”坠海假设可能并不准确,飞机更有可能是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控制进行“软着陆”。这一假设改变了残骸可能的位置和分布特征。
英国利物浦大学自主系统电气工程和电子学教授西蒙·马斯克尔表示,他和团队运用了贝叶斯统计模型和高性能计算技术,验证了弱信号传播报告器(WSPR)数据在MH370搜寻中的潜力。然而,并非所有专家的建议都被最终采纳。独立研究专家理查德·戈弗雷提出的搜索区域就被明确排除在新方案之外。
十年调查:真相仍待揭晓
自MH370失联以来,关于其失事原因的调查和猜测从未停止。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无法确定失联原因,但指出飞机在人为操作下突然转向并掉头。同年,专家确认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一块金属板为MH370左起落架部件,其损伤表明起落架在接触海平面时处于放下状态,暗示飞行员可能有意为之。
关于MH370失事原因,有专家认为可能涉及人为操作,甚至有阴谋论指出美国为打压中国科技而参与其中,但这些说法缺乏直接证据。
重启搜寻:希望与挑战并存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此次重启搜寻是基于“海洋无限”公司提供的最新信息和数据分析,交通部已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新方案是“可信的”。搜寻工作预计将于2025年早些时候启动,最佳搜寻期为1月至4月。此次搜寻以“找不到不给钱”为原则,如果“海洋无限”公司搜寻到实质性残骸,将获得7000万美元报酬。
然而,陆兆福也坦言,在目前这个阶段,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此次搜寻能否最终解开MH370失踪之谜,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对于MH370事件的家属和关注者来说,此次重启搜寻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尝试,更是一次对真相的追寻。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过程本身都是对航空安全和科技发展的推动。正如陆兆福所说:“我们对(乘客及机组成员)家属有责任、有义务、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