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彦呼硕敖包:冬日那达慕的浪漫约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彦呼硕敖包:冬日那达慕的浪漫约定

引用
12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2989040942_pb229252e00100ntfo.html
2.
http://www.aqnews.com.cn/2025/01/17/99757586.html
3.
https://crlhd.xmu.edu.cn/2024/0227/c11914a483727/page.htm
4.
https://www.tongliao.gov.cn/zjtl/xstl/tlgk/msfq/202102/t20210202_140708.html
5.
https://feeds-drcn.cloud.huawei.com.cn/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53224a7fe555bab799580dba6b48513204a&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relate&tn=90688056382a5bf97b3741e84861a2a76c843cf62d9351084a11ee0114114111&channel=HW_TRENDING&ctype=news&cpid=666&r=CN
6.
http://m.duojiaolxs.com/m/gzs/115.html
7.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1209/601394b3ab13490fa045adf10e52cca0/c.html
8.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qglb/qg/202412/t20241202_956630.html
9.
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7771.html
10.
http://m.duojiaolxs.com/m/xtd/66.html
11.
http://www.ordos.gov.cn/sq_127930/csmp/msfq/
12.
http://www.bhwh.gov.cn/home/content/detail/id/37178.html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一曲《敖包相会》传唱了半个世纪,将巴彦呼硕敖包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天下第一敖包”,巴彦呼硕敖包不仅是草原上的一处地标,更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的信仰与文化。

巴彦呼硕敖包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山机场仅39公里。这里牧草繁茂,牛羊成群,是呼伦贝尔盟境内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巴彦呼硕敖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温克人民就开始按照当地古老的习俗祭拜这座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当地牧民都会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敖包前,举行盛大的祭敖包仪式。

祭敖包仪式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开始前,人们会将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用哈达、彩带、禄马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祭品包括鲜乳、奶酪、黄油、白酒、砖茶等,这些物品会被摆放在祭包前的祭案上。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祭司开始吟唱古老的祝词,众人则围绕敖包顺时针转圈,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仪式结束后,众人会聚在一起畅饮美酒美食,场面隆重而热闹。

祭敖包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冬日那达慕期间,草原上的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敖包,草原上一片欢腾。传统的体育项目包括赛马、射箭、摔跤等,这些都是展现蒙古族男性力量与技巧的运动。赛马场上,骑手们策马扬鞭,你追我赶;射箭场上,弓箭手们屏息凝神,箭矢破空;摔跤场上,壮汉们展开力量的较量,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除了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娱乐活动也为那达慕增添了新的活力。歌舞表演、冰雕景观、雪地摩托车等项目,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娱乐的乐趣。夜幕降临,草原上燃起熊熊篝火,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在巴彦呼硕敖包,你还能欣赏到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长袍、坎肩、皮帽、皮靴是基本装备。服饰根据季节、性别、年龄和场合有不同的款式和搭配。男子腰带上常挂刀子、火、鼻烟盒等饰物,妇女头饰则多用珠宝和金银玉器制成,富丽堂皇。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也展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巴彦呼硕敖包不仅是谈情说爱的地方,也是牧民心目中神灵所在。传说蒙古人的英雄成吉思汗曾被人追捕藏在孛儿罕山中,数百名敌人绕山三圈却没有发现他,因此得以脱险。孛儿罕山保住了他的性命,成吉思汗从此起誓将每年祭之,每月祷之。千百年来,成吉思汗的子子孙孙走出了山林,游牧在辽阔的草原上,无山可祭便垒石成山,久而久之草原上遍布了大大小小的敖包。

巴彦呼硕敖包沿袭着传统的形式修建,以13个敖包为准,主敖包一个,小敖包12个,手工铜顶13个,原始的石供桌、石香炉,无处不透出古老的敖包祭祀文化。距敖包山南侧500米处有一座光远寺,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据呼伦贝尔海兰察碑碑文记载,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由嘉庆皇帝赐名。

巴彦呼硕敖包是鄂温克草原上最大的官祭敖包,也是内蒙古唯一先有敖包而后建的景区。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多个民族节庆活动,包括春季接羔丰收会、喇嘛主持祭祀敖包的敖包会、鄂温克族独有的瑟宾节以及国际敖包相会情歌节等。每到节日,草原上的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敖包,草原上一片欢腾,场面隆重而热闹。

巴彦呼硕敖包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份文化传承。它见证了蒙古族人民的信仰与生活,承载着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最纯正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感受到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内蒙古,不妨来巴彦呼硕敖包,亲身感受这份独特的民族魅力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