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认亲后又决裂,被拐儿童回归路遇多重困境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3: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认亲后又决裂,被拐儿童回归路遇多重困境

近日,一则“被拐34年男子认亲一年后与家人决裂”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中,寻亲成功的郁豹豹在一年后选择与亲生父母断绝联系,暴露出被拐儿童回归家庭后面临的复杂困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折射出被拐儿童心理康复这一社会课题的紧迫性。

被拐儿童在回归原生家庭后,往往面临着多重心理挑战。首先是身份认同的混乱。以“梅姨案”中的欧阳佳豪为例,他被拐时仅3岁,与父亲相认时已22岁,19年的分离使父子间缺乏共同话题。这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被拐儿童在两个家庭之间产生情感拉扯,自我定位失调。

其次是情感重建的困难。有的被拐儿童在回归后,发现亲生父母的家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离异等情况,这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如杨妞花在被拐后,父亲因自责开始酗酒,母亲因思念精神失常,最终父母相继离世,使得她“无家可归”。

此外,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被拐儿童在养父母家庭形成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原生家庭往往存在差异,需要重新适应。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目前的心理康复服务体系尚显不足。虽然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在发挥作用,但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够健全。专家指出,除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零星规定外,对于被拐儿童成年后的救助,刑事诉讼法中缺乏明确规定。

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儿童心理干预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行为干预体系,通过专业干预师帮助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适应社会。同时,强调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作用,共同参与儿童保护工作。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专家建议建立被拐儿童安置中心,为受害者提供住宿、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加强对于受害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被拐儿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家庭和谐是成功融合的关键。在一些融合较为成功的案例中,双方家庭的完整和谐至关重要。如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在儿子郭新振认亲后,充分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意愿,给予其充分的空间和支持。申军良、孙海洋等寻亲家长也强调了家庭完整和谐的重要性,鼓励尚未找到孩子的家长维护好夫妻关系,为孩子的回归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被拐儿童的心理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专业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被拐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