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致病风险大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50%
超加工食品致病风险大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50%
2024年2月,《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超加工食品与32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健康障碍和过早死亡。这项研究涵盖了近千万人的数据,揭示了超加工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全方位威胁。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这一概念最早由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人员在2009年提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采用的NOVA分类系统,食品按照加工程度分为四类:
- 第一类: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肉类等。
- 第二类:烹饪成分加工食品,如植物油、盐、糖等。
- 第三类:加工食品,如罐头蔬菜、腌制肉类等。
- 第四类:超加工食品,这类食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通常含有大量添加剂,如色素、乳化剂、香精等。常见的超加工食品包括碳酸饮料、薯片、曲奇、即食面、冷冻披萨等。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远不止“不健康”这么简单。多项研究表明,这类食品与多种严重健康问题存在密切联系:
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约50%。
糖尿病:超加工食品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幅高达12%。
精神健康问题:摄入量高的人群中,焦虑和常见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48-53%,抑郁症风险增加22%。
全因死亡率:高度提示性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高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1%有关。
其他健康问题:还包括肥胖、睡眠问题、胃肠道疾病等。
为什么超加工食品如此普遍?
尽管危害重重,超加工食品却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些高收入国家,这类食品甚至占到每日总能量摄入的58%。这背后有多个原因:
便利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超加工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广受欢迎。
口味与包装:食品工业通过添加各种调味剂和添加剂,使这些食品口感更好,包装更吸引人。
营销策略:食品公司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尤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价格因素:在某些地区,超加工食品可能比新鲜食材更便宜。
如何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
面对超加工食品的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阅读食品标签:学会识别食品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大量添加剂的产品。
选择新鲜食材:尽可能选择未加工或轻微加工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
在家烹饪:自己动手做饭不仅能控制食材质量,还能根据个人需求调整口味。
健康零食:用坚果、水果等天然食品代替薯片、糖果等加工零食。
限制外出就餐:减少在快餐店和连锁餐厅用餐的次数。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对超加工食品产生依赖。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有责任了解自己摄入的食物成分,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同时,我们也需要呼吁食品工业和相关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减少超加工食品的生产和推广,共同创造一个更健康的饮食环境。